合肥美食老字号推荐

2024-11-16

一、同庆楼:徽菜传奇的百年传承

(一)历史悠久,声名远扬

同庆楼创立于 1925 年,由 19 户徽商联合创办,公推徽州绩溪人程裕有出任经理,选址在芜湖市中二街。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同庆楼历经沧桑,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徽菜的代表之一,更是被誉为 “江南第一楼”。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无数人的美食记忆。1999 年,同庆楼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 “中华老字号”,2006 年国家商务部再次认定同庆楼为中华老字号,由商务部长亲自为同庆楼授牌。2010 年,同庆楼作为中华八大菜系之徽菜唯一代表企业入驻世博会,赢得海内外宾客广泛赞誉。

(二)特色菜品,美味绝伦

同庆楼的招牌菜众多,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金牌红烧肉,色泽红亮,皮肉软糯弹嫩,肥瘦相间,滋味无穷。精选的五花肉,经过精心烹饪,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臭鳜鱼,作为徽州头道招牌菜,掌握古法干腌技艺,肉质紧实、细腻弹嫩,异香微臭,鱼肉鲜香透骨、入口细腻爽滑。此外,还有黑松露烤鸭,皮脆肉嫩,香味浓郁。烤鸭搭配上黑松露,口感更加丰富,让人一尝难忘。这些招牌菜不仅展现了同庆楼精湛的烹饪技艺,更体现了徽菜的独特魅力。

(三)环境优雅,服务一流

同庆楼的环境优雅大方,装修风格独具特色。无论是宽敞明亮的大厅,还是精致典雅的包厢,都能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舒适与惬意。餐厅注重细节,从餐具的选择到桌椅的摆放,都体现了高品质的追求。同时,同庆楼的服务也是一流的。服务员热情周到,专业素养高,能够及时满足食客的需求,让食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在这里,食客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徽菜,还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二、庐州烤鸭店:宫廷美味的民间传承

(一)源远流长,历史底蕴

庐州烤鸭店的历史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其庐州烤鸭的起源更是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一家名为 “吴鸿发” 的食铺在十字街开张,主打的就是庐州烤鸭。一辆推车、一个烤炉,延续着流传千年的庐州风味。手持挑勾挂鸭的大师傅岳文志,正是如今庐州烤鸭店董事长刘光霞的曾外公。随着时代变迁,“吴鸿发” 几经变更,从私营到公私合营再到国有,从饭店到粮站再到小吃店,直到 1984 年恢复经营以鸭为食材的系列菜肴,并正式更改店名为 “庐州烤鸭店”。在当时,用合肥古称 “庐州” 做店名招牌的几乎没有,可见大家对庐州烤鸭这一传统美食的期待和认可。

(二)招牌美食,舌尖诱惑

庐州烤鸭店的烤鸭以挂炉为主,采用砀山梨木烘烤,香酥可口、肥而不腻,自成特色、别具风味。鸭皮晶莹透亮,细腻可口,鸭肉中的油汁迸入口中,让人回味无穷。鸭油汤包也是一绝,皮薄多汁,鲜甜的汤汁里流淌着美味。鸭油烧饼更是备受欢迎,3 块一个,价格不贵。皮很酥脆,外层包裹着芝麻,里面是肉馅,一口下去满口香。桂花赤豆糊,葛粉勾芡,放白糖也放蜂蜜,既香甜也有营养。这些特色小吃,每一个都让人垂涎欲滴。

(三)人气爆棚,备受欢迎

庐州烤鸭店深受合肥人喜爱,从早到晚客流不断。尽管在疫情期间,这里还没有开放堂食,但老顾客们的热情一点不曾减少。单单是烤鸭,庐州烤鸭店宿州路店一天就能卖出 200 余只,甚至往往傍晚在六七点钟就卖光了当天的备货。早上七点,就有顾客开始下单。庐州烤鸭店位于淮河路步行街,人气很旺,即使过了饭点,店里仍顾客络绎不绝。这里是品尝 “合肥风味” 的必去之地,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地道的合肥美食。

三、耿福兴:百年老店的芜湖味道

(一)创立于清,经久不衰

耿福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江都耿氏兄弟长宏和长富饺面及芜湖严开银师傅酥烧饼组合而成 “耿福兴饺面馆”。历经沧桑,百年不衰,从最初的早点店发展成为如今誉满江城名闻遐迩的老字号酒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耿福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却始终坚守着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的经营理念,不断传承和发扬着传统美食文化。

(二)特色小吃,地道美味

耿福兴的虾籽面声名远播,面条原是手工制作的小刀面,后采用精白富强面粉作原料,机械压制。虾籽只选用 18° 水温下 4 - 6 公分大小母虾,一公斤虾只出 50 克虾籽。高汤采用猪筒子骨熬制而成,色白、汤清、味浓、喷香。小笼蟹黄汤包具有面细洁白,皮薄馅大,汤多肉嫩,油黄味鲜的风味特色。蒸熟后呈半透明状,用筷子夹起晃动时,里面的汤汁隐约可见。酥烧饼以香、酥、脆的风味誉满江城,经过多道制作程序,成品两面如蟹壳黄,里外酥,型美味香,脆酥爽口。这些特色小吃,每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合肥老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三)非遗技艺,传承经典

耿福兴的虾子面、小笼汤包、酥烧饼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技艺是百年来手艺人传承留下的宝贵文化,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例如,小笼蟹黄汤包需经过制作皮汤、馅心、擀皮、掐制等多种工序;虾籽面的制作对虾籽的挑选极为严苛,高汤的熬制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酥烧饼则要经过制作皮面、酥面、芯馅及烘烤等多种制作程序。耿福兴通过开展非遗传统小吃技艺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非遗产品的制作工艺,感受非遗的魅力,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王二小土菜馆:明珠苑的美食宝藏

(一)位置独特,人气满满

王二小土菜馆坐落在明珠苑,虽然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字号餐厅,但却凭借着一道道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在合肥的美食江湖中闯出了一片天地。这里每天都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人气满满。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饭点时分,餐厅里总是座无虚席,甚至常常需要提前预定包厢,否则很可能要面临排队等候的情况。

(二)特色菜肴,口味独特

王二小土菜馆的特色菜臭干肥肠和红烧糖醋排骨深受食客喜爱。臭干肥肠是店里的招牌菜之一,售价 88 元一份。一锅里满满的肥肠和臭豆腐干,让人吃得过瘾。肥肠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一点异味。在制作过程中,先将肥肠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进行烹饪,使其口感软烂。臭豆干经过炸制后,吸收了锅中的汤汁,变得鲜美可口。

红烧糖醋排骨也是店里的热门菜品。据搜索结果显示,其制作工艺较为讲究。先将排骨冷水浸泡 30 分钟,然后放入冷水焯一下,水烧开 2 分钟后取出。锅内放少许油,放入冰糖,炒出色后放入八角和姜片,再放入排骨炒匀。加入老抽、生抽、香醋、盐,炒匀后加开水,漫过排骨。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炖 40 分钟左右,直到排骨熟了。最后再次放入香醋,收汁摆盘。这样制作出来的红烧糖醋排骨色泽红亮,口感酸甜适中,肉质鲜嫩。

(三)家常氛围,温馨舒适

王二小土菜馆营造出一种家常的氛围,让食客在这里感受到温馨舒适。店面不大,外面是大厅,里面有几间包厢。食材都摆在柜台,没有菜单,食客可以直接看菜点单,仿佛回到了家里的厨房,让人倍感亲切。餐厅的服务也很周到,老板和服务员都热情好客,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里不仅适合朋友小聚,也适合家庭聚餐,是一个能让人放松心情,尽情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五、刘鸿盛:百年传承的面食瑰宝

(一)历史悠久,传承百年

刘鸿盛始创于 1873 年清代末年,在庐州城内,一位名叫宋三(大名宋德礼)的人与其妻宋胡氏每日挑着担子在老庐州城内摆卖饺面、小吃。他们的冬菇鸡饺专用本地产 3 斤重以上的隔年母鸡与冬菇一起制作饺子,因其诚信经营得到食客及商贾的广泛赞誉,生意十分兴旺,后置办了一家饺面馆。1927 年,宋三辞世,其妻宋胡氏将店面交与徒弟刘青山打理,刘青山为使生意更加鸿盛、兴旺,打出 “刘鸿盛” 的字号,专营冬菇鸡饺及饺面。历经百年风雨,刘鸿盛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成为合肥乃至整个安徽面食文化的瑰宝。

(二)招牌美食,经典不衰

刘鸿盛的冬菇鸡饺堪称一绝。饺皮薄如纸,可以透光,鸡汤须用文火煨煮,鸡肉香嫩而不过烂。全手工擀压而成的饺皮,捞起时不粘不连,十分清爽。做好的饺子馅隐约可见,汤汁浓郁醇香。除了冬菇鸡饺,萝卜丝鲜肉酥烧饼也是深受食客喜爱的招牌小吃。烧饼外皮酥脆,内馅萝卜丝与鲜肉搭配得恰到好处,口感丰富。赤豆糊也是刘鸿盛的特色之一,香甜可口,红豆煮得软糯,让人回味无穷。

(三)匠心传承,文化底蕴

刘鸿盛的传承不仅是美食的传承,更是徽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精神的传承。从清朝末年至今,刘鸿盛一直坚持用料考究,货真价实。例如冬菇鸡饺,选用本地产的隔年母鸡和上等冬菇,精心调配主辅料。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吊汤、制馅、擀皮、下饺,每道程序起码花耗两小时。为了达到薄如纸翼的饺皮效果,要用一根长竹竿,不同角度、反反复复压面团,起码要压七八遍,一遍压两三百下。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体现了徽商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刘鸿盛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赢得了食客的广泛赞誉,传承了徽商诚实守信的精神。刘鸿盛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 2019 年春节走进故宫,向全世界展示安徽美食文化。刘鸿盛的传承人们不仅致力于将传统美食技艺传承下去,还向新一代人讲述曾经老字号的故事和安徽的地域饮食文化。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厨子,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六、庐州太太:大众美食的亲民之选

(一)成立较晚,发展迅速

庐州太太成立于 2004 年,在合肥众多老字号中算是较为年轻的品牌。然而,虽成立时间相对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令人瞩目。庐州太太以 “热情、亲切、轻松、快乐” 的服务理念,迅速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公司旗下目前已有 8 家直营分店,总营业面积达 20000 多平方米,员工人数在 1500 - 2000 人左右。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庐州太太不断探索创新,为广大百姓创造快乐美食,成为合肥餐饮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二)特色菜品,口味地道

庐州太太的菜品种类繁多,其中脆皮茄子、剁椒鱼头堪称特色。脆皮茄子看似普通,经过特别的料理后,外表酥脆,内心松软,还有一丝甜味在口腔回荡。剁椒鱼头精选新鲜肥硕的鱼头,高温蒸熟后料汁渗入每一块鱼肉之中,再浇上一勺热油,“滋滋啦啦” 的将剁椒香味激发到极致。月平均售出超出 3.5 万份,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此外,还有糯米圆子,纯手工搓制而成,口感软糯,味道咸香;蒸干渣肉,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抹上酱油、盐等腌制,裹上灵魂的渣粉,经过阳光的暴晒风干,满满的油脂香气弥漫。这些特色菜品不仅口味地道,而且价格亲民,真正做到了 “轻松美食,好吃不贵”。

(三)轻松氛围,家的感觉

庐州太太以其独特的就餐氛围,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走进庐州太太,餐厅环境温馨舒适,延续了一贯的装修风格。宽敞明亮的大厅和雅致的包厢,为食客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在这里,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朴实的美食和亲切的服务。服务员热情周到,让食客感受到 “热情、亲切、轻松、快乐” 的服务理念。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庐州太太都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仿佛回到了家一样。正如其一直秉承的理念,“轻松美食,好吃不贵”,庐州太太不仅是一个品尝美食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人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温馨港湾。

七、老费牛杂馆:西菜市巷的美味角落

(一)位置隐蔽,别有洞天

老费牛杂馆坐落在金寨路与西菜市巷交叉口西 80 米路北,位置相对隐蔽,稍不留意就可能错过。然而,一旦踏入这家店,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美食的新世界。店内的环境虽不算豪华,但却充满了烟火气。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一些简单的装饰画,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二)牛杂美味,特色十足

老费牛杂馆的招牌菜之一是牛杂锅。据搜索结果显示,牛杂锅看着基本上是每桌必点,138 元满满的一大锅。口味相对较重,里面有牛肉、牛筋、牛肚等。牛肉吃着稍微有点柴,但牛筋炖得非常软烂。汤底处理得很好,辣味儿十足,丝毫尝不到一点牛膻味,反而还觉得很香,拿它拌饭吃是个不错的选择。

糖醋排骨也是店里的人气菜品,78 元一份。排骨的分量给的很多,肉质不错,有那种老式的味道。色泽光鲜亮丽,汤汁不多不少,丝丝淋在排骨上闪闪发光。排骨都是肋排,吃起来很方便,肉也整体偏瘦。据美食博主分享,糖醋排骨的制作工艺较为讲究。先将排骨用清水浸泡 30 个小时,期间不停换水,去除腥气。沥干水分后,加入食盐、白糖、花雕酒和少量生粉腌制两个小时以上。然后用小锅烧点油,待六七成热的时候,把腌制好的排骨放进去,小火慢炸至棕红色。铸铁锅中加入清水、酱油、米醋、番茄酱、花雕酒、冰糖,待汤汁滚开之后加入炸好的排骨,转中小火焖 35 分钟。最后大火收汁,待汤汁浓稠的时候加入柠檬汁和米醋,翻炒一下即可出锅。

(三)小众之选,食客钟爱

老费牛杂馆虽然相对小众,但却深受食客钟爱。听当地的朋友说,他家是三孝口的土菜之王,开了很多年了,好多当地人都是从小吃到大。店里的空间不算小,卫生环境还可以,饭点的时候座无虚席。服务态度也还不错,老板对菜品的质量非常看重,每一道菜品都要亲自检查,哪怕是小葱都不会放过。连油都直接摆出来给食客看,让食品安全问题一眼就明了。老费牛杂馆没有菜单,老客居多,来了直接上菜就好,新客看着冰柜里面的食材直接点单也很方便。这里不仅是美食爱好者的宝藏之地,更是承载着许多人美食记忆的地方。

八、华强鸡蛋饼:益民街的小吃传奇

(一)街头小吃,人气火爆

华强鸡蛋饼坐落在合肥市庐阳区益民街与舒城路交叉口,虽只是一家街头小吃店,却有着超高的人气。每天从清晨营业开始,店门口就陆陆续续有食客前来。无论是附近穿着睡衣的老街坊,还是打扮入时的上班族,亦或是带着行李的游客,都被这里的美食所吸引。小小的店铺常常被挤得满满当当,排队的人群更是成为了益民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鸡蛋饼香,口味多样

华强鸡蛋饼的鸡蛋灌饼和韭菜蛋饼堪称一绝。鸡蛋葱油灌饼原味醇厚,刚出炉的饼先油煎再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鸡蛋液中还加入了榨菜,增加了口感的丰富度。咬上一口,饼皮酥脆,鸡蛋鲜嫩,榨菜的咸香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韭菜鸡蛋灌饼则带有微微的辣味,韭菜的独特香味与鸡蛋完美融合。一个鸡蛋饼的个头够大,价格只需 6 块,分着吃刚刚好。除了鸡蛋饼,店里还有油茶和豆腐脑,都是咸口的。油茶很像胡辣汤的感觉,粘稠稠的,搭配着鸡蛋饼一起吃,满满的幸福感。

(三)价格实惠,百姓之选

华强鸡蛋饼以其实惠的价格成为百姓日常小吃的首选之一。人均只需 10 元,就能品尝到美味的鸡蛋饼和特色饮品。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这样的价格实属亲民。无论是作为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还是在午餐、晚餐时间满足一下味蕾的需求,华强鸡蛋饼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渴望,还不会给钱包带来太大的压力。对于打工人来说,更是平价午餐的绝佳选择。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来一份华强鸡蛋饼,既能补充能量,又能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

九、孙府大院:古色古香的农家韵味

(一)装修独特,古色古香

孙府大院的装修风格独具特色,宛如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一进入孙府大院,灰砖木窗的建筑风格映入眼帘,仿佛让人穿越回了过去。红木如意餐桌椅、双雕门窗,彰显着中式韵味。餐厅中间是宽敞的大厅,摆放着八方桌木雕椅,环绕着的民居样雅间,更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雅致。这里的餐具也是古色古香,与整体装修风格相得益彰,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二)特色菜品,美味可口

孙府大院的特色菜品众多,其中糯米鸡翅和牛肉锅子备受食客喜爱。糯米鸡翅入口软糯,风味独特。鸡翅经过精心处理,裹上一层糯米,蒸制而成。糯米的香甜与鸡翅的鲜嫩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无穷。牛肉锅子则是另一道招牌菜,满满的一锅牛肉,香气四溢。牛肉炖煮得十分入味,口感软烂,搭配上各种蔬菜,营养丰富。除了这两道菜,孙府大院的臭鳜鱼也是一绝。臭鳜鱼的浇汁浓郁,颜色深褐,配上红色剁椒、白色葱段、绿色的蒜苗和黑色的香菇,入眼对比分明。鱼肉呈蒜瓣样,肉质细腻,口感滑嫩,粘上汤汁细品,醇嫩并存,是佐饭的佳肴。此外,孙府烤馍也深受食客欢迎。馒头被蒸成长条形,然后烘焙出焦皮而成,外焦里喧。搭配一小碟红色的蘸酱,蒜蓉味分明,微甜,让人食欲大增。

(三)聚会佳地,氛围温馨

孙府大院是家庭聚餐或朋友聚会的佳地,氛围温馨,让人放松心情。这里可同时容纳 600 多人就餐,空间宽敞。无论是大厅还是雅间,都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厅里热闹非凡,常常拉着各种聚会的条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雅间则相对安静,环境优雅,是亲朋好友聚会的理想场所。在这里,食客们可以放声高歌、大快朵颐,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而且,孙府大院的价格亲民,性价比高。一桌十几个菜只要 300 - 400 块,绝对是有牌面。这里的服务也很周到,老板和服务员都热情好客,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贴心的服务。总之,孙府大院是一个能让人放松心情,尽情享受美食和欢乐时光的好地方。

十、华顺土菜馆:洪岗路的美食新发现

(一)位置低调,美食出众

华顺土菜馆坐落在金寨路 71 号金湖新村,位置相对低调,不太起眼。然而,一旦走进这家土菜馆,就会被其独特的美食氛围所吸引。虽然没有豪华的装修和醒目的招牌,但这里却凭借着一道道美味的特色菜,在合肥的美食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二)特色菜肴,口感独特

铁板虾:华顺土菜馆的铁板虾可谓是一道令人惊艳的特色菜。据搜索结果显示,铁板虾的制作工艺较为讲究。首先,虾去虾线,葱、姜、料酒腌制一下裹上淀粉,锅里放油炸虾捞出备用。然后起锅烧油,放入葱、姜、蒜、花椒粒,放一勺红油豆瓣酱,倒入虾,放点生抽、一点点糖,翻炒均匀。最后,铁板加热,放一点点油,倒入洋葱,把炒好的虾倒入铁板上,撒上熟芝麻、香菜。这样制作出来的铁板虾,份量很足,虾很大只也比较新鲜。蒜蓉口味有点偏甜,虾肉鲜嫩多汁,搭配上洋葱的香味,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尖椒鸡蛋:这道菜虽然看似普通,但却有着独特的口感。华顺土菜馆的尖椒鸡蛋,鸡蛋不是像平常我们在家炒的那种块状的,而是丝状的挂在辣椒上。这种独特的制作方法,使得鸡蛋和尖椒完美融合。再裹着煎饼吃,非常的香。尖椒的辣味和鸡蛋的香味相互映衬,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三)小众美味,值得一试

华顺土菜馆虽然相对小众,但却是探索合肥美食的新发现。这里的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价格实惠。地锅大鱼头是每桌必点的特色菜,鱼肉嫩而不腥有嚼劲,口味偏辣,鱼肉吸满了酱汁,再配上小酒和朋友边吃边谈,简直不要太快乐。金锅鸡也是人气之选,色泽金黄,味香浓郁。吃不了辣的小伙伴们也可以点这道菜,鸡肉香而不柴。这道菜的重点就是盛菜用的锅巴,锅巴先用热油过了一遍,保证了锅巴的香脆,再把捣碎了沾着汤汁一起吃也不会干,满口的锅巴和鸡汁的香味。此外,尖椒甩蛋、华顺头道菜等菜品也各具特色。华顺头道菜是一道烩菜,里面有羊肉、米粉、鸡蛋膏。看上去平平无奇像是大锅菜乱炖的感觉,吃起来味道很鲜,羊肉的分量很足。

华顺土菜馆不仅美食出众,而且服务也很周到。老板娘说他家是多年没有换过大厨,味道没有变过。下午四点多左右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开始上客人了。这里虽然装潢普通,但是生意简直好到爆。主持人找到这家店之前早就有其他记者来采访过。这里的菜价基本都是十几到二十多元为主,且分量十足,对于食客而言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美食之地。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家庭聚餐,华顺土菜馆都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