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肥东县攻略

2024-11-14

一、肥东之名的前世今生

1949 年 1 月 21 日合肥解放,同年 2 月析合肥县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因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而得名肥东。

肥东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统一中国后,肥东地区属九江郡合肥县。西汉时设浚遒县,晋代改 “浚” 为 “逡”,仍为县名。对于逡遒县城故址,史志学者存在 “龙城说” 和 “清水桥说” 两种观点,经考古鉴定,龙城属汉代古城遗址,大量汉代文物证实逡遒故城在龙城。

永嘉乱后,逡遒县在战乱中荒废。永初三年,将颍上西北的慎县侨置于原逡遒境,县治在今梁园。慎县自此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而至南宋初,长达 800 余年。南宋绍兴 32 年,为避孝宗赵慎讳,改慎县为梁县。明洪武初年,梁县并入合肥县。此后,肥东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属庐州府、安庆道、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等。1938 年日军侵占合肥县城,在梁园设肥东办事处。1945 年日军投降后,肥东地区仍属合肥县。直到 1949 年,肥东县正式成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二、肥东的人口概况

(一)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

2023 年末,肥东县常住人口达 90.9 万人。户籍人口为 108.7 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 35.6 万人,占比 32.8%;乡村户籍人口 73.1 万人,占比 67.2%。从城镇化率来看,肥东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肥东定居或工作。同时,肥东县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二)年龄分布特点

在肥东县户籍人口中,0 - 17 岁人口总数为 18.5 万人,占比 17.0%;18 - 59 岁人口总数为 66.6 万人,占比 61.3%;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 23.6 万人,占比 21.7%。可以看出,肥东县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肥东县也面临着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老年人口的增加,肥东县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三、肥东的经济发展之路

(一)经济发展现状

2021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 800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5.5 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 450 亿元,在中郡所发布的 “2021 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中,肥东位居全国第 77 位、全省第 2 位。到了 2023 年,全县生产总值(GDP)902.0 亿元,财政总收入 98.6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3.9 亿元。分产业看,2023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86.4 亿元,增长 3.9%;第二产业增加值 316.7 亿元,增长 10.4%;第三产业增加值 498.9 亿元,增长 3.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肥东县经济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各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与特点

肥东县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支撑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在工业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2023 年规上工业产值 830.8 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完成 502.6 亿元,同比增长 55.8%,增速稳居全市第 2。全县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众多,主要集中在经开区、循环园和撮镇镇。如中盐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产值突破 40 亿元,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产值突破 60 亿元,安徽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 (肥东)有限公司、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值均超 100 亿元,强力拉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大幅跃升。

在农业方面,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实现夏粮丰收,推广冬闲田扩种油菜,做好肉菜市场保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新认定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休闲农业主体示范点不断增加,成功创建长三角省级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在服务业方面,2023 年 1 - 11 月,全县 121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45.8 亿元,营收总量高居五县(市)第 1。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 84.6 亿元,总量远超其他三县一市总和;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 13.6 亿元,同比增长 24.3%,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名五县(市)第 1 和第 2。商贸服务业逐步恢复,住宿、餐饮等居民消费加快复苏,总量和增速稳居全市第一。连续五年获评 “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文旅活动人气火爆,旅游综合收入增长显著。

(三)未来发展展望

肥东县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趋势和潜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将继续围绕合肥市 “芯屏汽合”“集终生智” 主导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培育 “新光大道” 产业集群。“新” 是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光” 是建设光伏光电产业基地,打造 “安徽光伏第一县”;“大” 是创建大健康大数据基地,建设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布局大数据产业园,建设长三角数字科技中心;“道” 是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研发平台,构建 “科技型中小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 - 科技领军企业” 梯次培育链条。如与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建设肥东科创中心,全力打造国家级孵化器;瑞跃智谷、新动能产业园也获批市级孵化器;推进长临河科创小镇建设,建设科创共性研发平台。同时,设立天使基金、参股合肥市种子基金县区子基金,筹划设立种子基金,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及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

通过这些举措,肥东县有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安徽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四、肥东的旅游胜景

(一)自然风光之美

浮槎山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正东 20 余公里的石塘镇境内,系大别山余脉,素有 “北九华” 之称。主峰海拔 418.58 米,有着 “合肥近郊第一峰” 的美誉,以大庙、乳泉、巧石、瀑布、浮茶为主要特色。经过近三年的不断改造升级,目前浮槎山 “两路两区”,即最美盘山路、山间游步道区,山中天河谷、山上大山庙休闲广场区(含清浊二泉)可实现基本游览需求。欧阳修曾著《浮槎山水记》,山上清浊二泉被称为 “天下第七泉”。

爱情隧道由一条废弃的铁路化身为网红打卡地。这里两面都是茂密的大树,轨道上写着婚姻的密码。走在轨道上面感觉到爱情的幸福,非常适合和朋友一起前往,一起感受在隧道上的浪漫时刻。

白马山位于肥东县,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山间空气清新,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宁静的好去处。

四顶山景区因四峰并列而得其名,又因形似巨大的香炉,四足朝天倒立,亦称四鼎山。四顶山主峰海拔为 174 米,山虽不高,但因其面朝着一望无际、浪花飞溅的巢湖,显得尤为峻伟、壮观。四顶山上怪石嶙峋,登上山顶,犹闻朝霞寺内钟鼓悠扬,如见香客络绎不绝,祈祷阵阵。“四顶朝霞” 闻名海内,先后被列入庐阳八景和巢湖八景。

红石咀公园位于合肥市区东南方向 30 公里,巢湖东北岸、肥东长临镇六家畈以西,是纯自然景观。公园因地制宜,构造和谐,拥有千米湖岸线,酷似海滨,草地丰美,波光潋滟,湖水浩淼,天空辽阔,浑然天成。是合肥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婚纱摄影外景必取的景点,在这里可以实现不出合肥就能 “看海” 的愿望。

(二)人文历史之韵

包公故里文化园位于北宋名臣包拯的故里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是安徽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合肥市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园区总占地面积 5.1 公顷,主要有孝肃阁、包公故居、包公书院、廉苑 4 个建筑片区,以 “天下包公、故里肥东” 为主旨,主要展示了包拯身上凝聚的 “孝、廉、智、正、忠” 等优秀品质,深度挖掘和提升了其中的 “孝” 文化和 “廉” 文化。通过展示包拯出生、尽孝、为官等相关历史素材,讲述包公故事等,传承弘扬包公文化,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推动海峡两岸及海内外文化交流。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安徽省肥东县瑶岗社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依托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规划建设,以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为主题,牢抓游客体验,构建军旅、农旅、文旅三大核心版块,实现 “停靠式” 旅游到 “沉浸式” 旅游的转变。且集建筑景观、人文景观、绿色景观于一体,融纪念基地、教育基地、旅游基地于一身的参观、学习、休闲的好场所。

撮街位于千年古镇撮镇镇,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路遇 “神童” 项橐,经过一番对话后,孔子喟然叹曰 “地多一撮,书重百城”,撮镇镇由此得名并载入史册,“孔子相师” 的故事流传至今,尊师重学的美德在这里蔚然成风,项橐也成了家喻户晓的 “神童” 代表。

江淮侨乡・六家畈位于安徽省第一侨乡长临河镇六家畈社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以 “江淮水镇、文化侨乡” 为主题,立足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部署,秉承生态保护与环境修复相结合的理念,致力打造集文化旅游、商务团建、生态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合肥乡村振兴样板新名片。

(三)亲子游玩与民宿露营

四季童耕农趣嘉年华项目位于肥东县牌坊乡许井社区,该馆分为农耕起源、农耕演变和农耕未来三个主题单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艺术等教育内容与青少年儿童学习特点相结合,进行系列主题创意提炼和科普娱乐化包装,打造集农耕、航天等各类主题元素为一体的科普探索体验馆。

畈塘・拾吾舍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独立院落,错落有致,花团锦簇,风景宜人。五星级品质服务,阁楼、复式、榻榻米、家庭套间等 33 间主题各异、雅致温馨的客房,满足亲子、情侣、家庭等多样化住房需求。

西胡印象民宿坐落于肥东县长临河镇,闹中取静、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民宿依湖而建,错落有致,总体设计以还原乡村风貌,突出诧寂乡宿情怀而打造,整体风格亲近自然,幽静舒适。民宿利用小院的空间,设计了多种可参与体验的活动区域,如露天泳池、露天影院、星空露台、亲子活动、露营、农场主题派对等,并不定期举办种植、手工、插花、烘培、扎染、茶艺等活动。

创客村・揽月观塘民宿位于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是独栋院落,坐落在牛背塘边。创客村接待中心,南北两栋,动静分离。南边三层分布着四间精品客房,适合小憩放松。院内设有游泳池、户外酒吧、自助烧烤区,可三两好友院内信步汀石路,也可独自在躺椅上享受日光浴。

悦居・观稼园作为一家闲适悠然的乡野民宿,其拥有多间客房、餐厅和多功能会议中心、内部配有书吧、咖啡吧、和烧烤吧;外部有大锅灶、游泳池、小型高尔夫、吊床、萌宠乐园以及垂钓休闲区等配套设施。有效地带动了村庄农副产品的销售,为周边农户、贫困户提供厨师、保洁、园丁等多个就业岗位,提高了周边农户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

五、肥东的特色美食与酒店接待能力

(一)特色美食

肥东美食丰富多样,每一道都能满足食客的味蕾。

  • 泥鳅挂面:作为合肥十大民间小吃之一,也是徽菜代表。以野生泥鳅和本地挂面为主要原料,泥鳅鲜嫩可口,挂面细长劲道,汤汁浓郁,是肥东人请客必备菜肴。

  • 石塘驴巴:肥东县石塘镇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选用驴肉瘦肉制作,熟后切成块状,颜色酱红,香味扑鼻。口感比牛肉重些,比羊肉粗糙,可蘸酱食用。

  • 侨乡黑金豆腐:肥东六家畈的特色美食,是安徽第一侨乡的代表菜之一。深受在外华侨喜爱,每逢回乡必点。

  • 侨乡芦花鸡:肥东侨乡的特色菜肴,肉质肥实鲜嫩,味道浓郁香醇。

  • 虎头鸡:肥东侨乡虎头鸡色金黄,味浓郁,有干炸鸡块和酸汤汁熬煮两种吃法,口感酥爽。

  • 挂面圆子和糯米圆子:挂面圆子外酥里软,肉香绵软,糯米圆子是肥东年夜饭必备菜,寓意幸福圆满。

  • 银鱼蒸蛋:银鱼鲜嫩柔白,让这道菜鲜美不腥,可拌米饭食用,提升米饭口感。

  • 金喜福鱼饺:选用新鲜鱼肉制作,口感鲜美。

  • 肥东瓦罐土牛肉:源于北宋嘉佑年间,汤鲜美、肉软烂,有补脾胃、补气养血、强筋骨之功效。

  • 肥东畈塘老井牛腱:牛腱肉质紧实,口感劲道。

  • 肥东花田鱼头泡饭:鱼头选自花鲢鱼,汤汁鲜美,搭配米饭,让人胃口大开。

  • 张集贡鹅:被评为肥东县十大名菜之一,色泽金黄,肥而不腻,香味纯正,回味悠长。选用当地白鹅,以散养老鹅为最佳食材。

  • 梁园三绝:包括小鳖、狮子头和酥饺。梁园小鳖配料考究,外形似缩头 “伏鳖”,以 “香、酥、甜” 出名。狮子头和酥饺也是油炸面食,味道酥脆。

  • 猪肚烩竹笋:一道美味的家常菜,猪肚与竹笋搭配,口感丰富。

  • 腐皮荠菜卷:腐皮包裹荠菜,味道鲜美。

  • 公和堂狮子头:肥东传统美食,口感酥脆。

  • 路口卤菜:味道独特,种类丰富。

  • 白龙黄鳝煲:黄鳝鲜嫩,汤汁浓郁。

  • 响导豆面丸子:豆面低糖低脂,萝卜碎裹上豆面油炸而成,口感油而不腻。

  • 肥东马蹄圆子:创制于清代,已有 200 多年历史,是肥东地方传统名菜,寓意团团圆圆。

(二)酒店接待能力

肥东县拥有众多酒店,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住宿选择。

  • 曼斯顿尚品酒店 (禹州中央广场祥和地铁站店):4.8 分棒,“前台热情”“环境优雅”,有管家服务、家庭房等房型。

  • 合肥肥东雨悦山房民宿:4.7 分很好,“环境优雅”“餐食口味棒”,位于中庙滨湖城,有管家服务、种植采摘等特色。

  • 肥东四顶山居民宿:4.4 分,“环境优雅”“体验很棒”,位于中庙滨湖城,适合亲子游玩。

  • 如家素柏・云酒店 (合肥肥东店):4.8 分棒,“环境优雅”“前台热情”,有家庭房、套房等房型。

  • 合肥泓际酒店 (肥东撮街店):4.7 分很好,“环境优雅”“设施很好”,有湖景房、管家服务。

  • 雷克泰酒店 (肥东吾悦广场对河地铁站店):4.7 分很好,“房间不错”“环境优雅”,有家庭房、适合家庭。

  • 维也纳国际酒店 (合肥肥东长江东路祥和地铁站店):4.8 分棒,“前台热情”“早餐很棒”,有适合家庭、套房等房型。

  • 城市便捷连锁酒店 (肥东禹洲中央广场桂王地铁站店):4.8 分棒,“停车方便”“早餐很棒”,有家庭房、适合家庭。

  • 古井君莱国际酒店 (肥东文一铂金店):4.6 分好,“房间不错”“干净卫生”,有影音房、窗外好景。

  • 白玉兰酒店 (合肥肥东新区禹洲中央广场店):4.4 分,“干净卫生”“环境优雅”,有套房、棋牌房。

据不完全统计,肥东县的酒店数量众多,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同时,随着肥东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的接待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旅游旺季,如节假日等,肥东县的酒店能够接待大量游客,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