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巢湖游玩攻略

2024-11-21

一、巢湖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巢湖的自然风光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陶醉其中。姥山岛景区作为巢湖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岛上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是八百里巢湖唯一的 “湖上绿洲”。姥山之顶矗立着姥山塔,此塔初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塔身全用青砖垒砌而成,登塔凭栏远眺,水天一色,惊涛拥雪,帆影点点,鸥鹭翔集,令人心旷神怡。

紫微洞景区也是巢湖的一大奇观。洞内有 “四绝”“三奇” 景观,独特的廊道式溶洞结构,常年受地下河冲刷形成的层纹清晰可见。王乔洞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座佛教造像摩崖石窟,五百石罗汉刻于石壁之上,虽仅有一尊有头,却充满了神秘色彩。

银屏山景区集奇花、异洞、名亭于一体。悬崖绝壁上的千年野生白牡丹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花”,风姿绰约,殊为举世罕见。仙人洞曲径通幽,深不可测,可容千人。牡丹亭三层八角,轩盈霄汉,翘角飞檐,恢弘典雅。

东庵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 98%,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丰富。园内有芙蓉谷、青春乐园、养心池等 30 处景点,登高远眺,八百里巢湖风光尽收眼底。

巢湖半岛湿地公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环绕在巢湖岸边。这里河流迂回环绕,滩涂湿地和水塘湿地互为借景,形成一幅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南北迁徙候鸟的越冬地和停歇地。

云水湾风情园则以其独特的海滨风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漫步在园区内,感受着微风拂面,欣赏着湖光山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二、生态保护成就斐然

(一)综合治理全面推进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巢湖山水工程项目中的 47 个子项目,已完工 26 个,完成投资 94.6 亿元。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 921 平方公里,其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 352.95 公顷,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面积 20.4 公顷,湿地修复面积 417.1 公顷,河道修复长度 110.3 公里,林草等植被生态复绿面积 3804.7 公顷。

该工程根据巢湖流域以湖区为核心、以入湖河流为轴线的向心状水系特点,按照 “一湖两带八区” 11 个生态修复单元,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实施修山育林、节水养田、治河清源、修复湿地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巢湖湿地在生态环境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合肥市立法保护环巢湖十大湿地,划定保护面积和范围,确保其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禁止在湿地保护区内开垦、填埋、取土、放牧、引进外来物种等行为,同时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湿、植被恢复、移民搬迁等措施,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巢湖市 “四加强” 推进湿地保护,建设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修复湿地面积达 10380 亩,退养、退耕、退居多户,征迁居民并栽植大量乔灌木和水生植物。实行网格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保护监管,新增智慧平台加强科研监测,打造湿地宣教阵地加强宣传引导。

“巢湖流域十八联圩湿地修复” 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样本。十八联圩湿地位于巢湖北岸,作为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通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将人工湿地打造为多功能复合湿地。目前,十八联圩湿地植物种类由 211 种升至 657 种,鸟类新增 14 种至 358 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纷纷来此栖息。湿地修复项目不仅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还提升了蓄洪能力。

三、旅游景点丰富多彩

(一)热门景点独具特色

姥山岛作为巢湖中的璀璨明珠,东西长 1200 米,南北宽 700 米,总面积 0.87 平方千米,最高处海拔 104 米。岛上一塔三亭六山九峰,姥山之顶的姥山塔初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塔高 51 米 7 层,由青砖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岛上林木葱郁,四季常青,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物产富饶。姥山岛不仅自然景观秀美,还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如望姑亭、虎上亭、望姥亭等,让人流连忘返。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深业半汤御泉庄温泉是度假休闲、疗养保健的旅游胜地。这里的温泉由一热一冷两大温泉汇聚而成,冷热各半,十分神奇,被古人誉为 “九福之地”。温泉区布局合理,设计独特,拥有 “瀑、泉、池、药香园” 系列,更有强身健体中药浴、温泉石板浴、景观池等 30 多个特色项目。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与惬意,放松身心,恢复活力。

紫微洞景区因山曰 “紫微” 而得名,主洞长 1500 多米,以雄、奇、险、幽著称,洞内有三奇四绝景观。王乔洞石窟作为安徽省唯一的摩崖石窟造像溶洞,五百石罗汉刻于石壁之上,充满神秘色彩。紫微洞景区独特的溶洞景观和石林奇景,让游客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溶洞的形成和石林的特点。

巢湖地区湿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湿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是我国南北迁徙候鸟的越冬地和停歇地,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鸟类、水生植物等自然景观,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湿地的自然风光优美,河流迂回环绕,滩涂湿地和水塘湿地互为借景,形成一幅自然生态的美丽画卷。

银屏山景区集奇花、异洞、名亭于一体。悬崖绝壁上的千年野生白牡丹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花”,风姿绰约,殊为举世罕见。仙人洞曲径通幽,深不可测,可容千人。牡丹亭三层八角,轩盈霄汉,翘角飞檐,恢弘典雅。银屏山山峰险峻、峡谷幽深,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奇峰异石、茂林修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中庙保存了完整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又称昭忠祠,是祭祀历代忠臣义士的地方。这座庙宇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站在庙前,远眺巢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景尽收眼底。

(二)网红打卡点实力圈粉

巢湖市的乡村文旅网红打卡点众多,实力圈粉。中国厵村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浮槎山下尖山湖畔,依山傍水、山明水秀。以尖山湖水库为核心打造高端度假、休闲运动、康养小镇三个中心,开发了紫园、大地彩绘、蝶香园、石林竹海、音乐喷泉等多个特色景点,还有草莓、桑葚、蓝莓、无花果、冬梨等水果种植采摘园,是集农业、旅游、教育、体育等为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

巢湖半岛湿地公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环绕在巢湖岸边。这里河流迂回环绕,滩涂湿地和水塘湿地互为借景,形成一幅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南北迁徙候鸟的越冬地和停歇地,成为众多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姥山岛渔村以其独特的渔家文化和美丽的湖光山色吸引着游客。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巢湖水产,感受渔家生活的乐趣。

龟山夕照、凤凰集凤栖梧民宿、隐・巢舍森林木屋、柘皋老街、尖山湖薰衣草庄园、尖山湖彩色 “稻田画”、银屏山景区、云水湾风情园、白云山谷、东庵森林公园、半岛花溪・花式躺营露营地、尖山湖小鸟营地、槐林湿地公园、半岛花溪乐园、柘皋河省级湿地自然教育中心、巢湖市博物馆等网红打卡点各有特色,分布在巢湖市各个镇街,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蓝天白云、碧水清波、醉美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四)出游线路推荐

巢湖 “五一” 假期推出了四条出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绿色生态游:巢湖姥山岛景区 —— 云水湾公园 —— 月亮湾公园 —— 东庵森林公园 —— 银屏山景区 —— 大岭村 —— 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汤山步道。这条线路涵盖了巢湖的多个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点,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巢湖的历史文化。

和美乡村游:尖山湖逸趣园 —— 半岛花溪乐园 —— 桃李春风采摘园(樱桃)—— 中垾番茄采摘基地 —— 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廊桥生态岛。游客可以在这条线路中体验乡村生活,采摘新鲜水果,感受田园风光。

此外,还有古镇故居游和休闲采摘游等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无论是喜欢历史文化还是乡村风光的游客,都能在巢湖找到适合自己的出游线路。

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一)悠久历史传承

巢湖历史悠久,文字记载的历史有 3000 余年。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尚书・仲虺之诰》记载:“成汤放桀于南巢。” 周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四至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所占,周元王四年(前 472 年),越灭吴,巢国还楚。

秦统一后,置郡县,今柘皋一带为橐皋县,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两县均属九江郡。东汉末年,曹操占据居巢,此后一直隶属曹魏。西晋在原居巢境内分设居巢、临湖、襄安,隶属庐江郡。

南北朝设南豫州,领南谯郡;刘宋大明三年(459 年),居巢易名蕲,隶属刘宋。南梁置合州,蕲所在的南谯郡属之。隋统一后,改合州为庐州。唐武德七年(624 年),合开城、扶阳两县名巢县,隶属庐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设无为军,巢县隶属之。至道二年(996 年),县治设巢城。熙宁三年(1070 年),析巢县南、庐江东置无为县。至此,今巢湖市四至基本确定。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再称巢州,二十八年(1291 年)置巢州为巢县,自此县名至改置巢湖市(原县级市)前一直未变更。

民国元年(1912 年),巢县直属安徽省。此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84 年撤县改市成立巢湖市,2011 年居巢区改设为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二)名胜文化璀璨

巢湖的山水名胜姥山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巢湖之中。岛上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姥山塔矗立山顶,气势恢宏。银屏山景区奇峰异石、茂林修竹,悬崖绝壁上的千年野生白牡丹更是举世罕见。东庵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 98%,登高远眺,八百里巢湖风光尽收眼底。

宗教名胜众多,中庙又名圣姥庙、忠庙,号称 “湖天第一胜境”,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香火旺盛。相隐寺位于西黄山腹地,原名 “白衣庵”,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是一座高僧辈出的古刹。鼓山寺原名佛隐寺,是鼓山最大的一座寺庙。还有慈隐净寺、塔影庵等寺庙,各具特色。

历史名胜放王岗汉墓博物馆,分为放王岗汉墓原址、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陈列两部分。张治中故居、冯玉祥故居、李克农故居等,见证了巢湖的历史风云和杰出人物的贡献。王乔洞石窟造像乃江淮之间唯一的石窟艺术宝库,充满神秘色彩。巢湖的这些名胜古迹,彰显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五、美食独具风味

(一)湖鲜标志鲜明

巢湖,作为鱼米之乡,湖鲜美食堪称一绝。“巢湖三珍”—— 银鱼、白米虾、巢湖螃蟹,自古有名。银鱼,鱼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可鲜食,也可制成银鱼干。用银鱼做的银鱼汤、银鱼炒蛋、银鱼丸子、银鱼烧豆腐等味道特别鲜美。据统计,巢湖银鱼年产量可达数百吨。白米虾,煮熟后仍洁白如雪,色、香、味俱佳,素有 “巢湖白虾甲天下” 之称。白米虾还可药用,有脱痘疮、下乳汁、强身补精、解毒之作用。巢湖螃蟹,色绿体肥,秋季上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用巢湖螃蟹制作的蟹糊、醉蟹等,为巢湖地区独有的风味。

除了 “巢湖三珍”,巢湖的毛刀鱼、鲫鱼、鳙鱼、鲢鱼、白鱼等产量也较多。水生植物中,莲藕、菱角、芡实、茭白、荸荠等也经常入菜,为巢湖的湖鲜美食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二)土菜代表原味

巢湖土菜讲究口味而不讲究外形,就地取材、原汁原味。“一网打尽”,也就是杂鱼锅,将各种杂鱼汇聚一锅,味道鲜美。“中垾小罐汤”,精选排骨装入瓦罐,在炭火中煨焖,滋补养生。中垾小罐汤以汤清、汁醇、味鲜、物酥见长,口感尚佳、营养价值颇丰。将黑猪排骨切成多块,洗净沥干水分去血污,淋洗后入罐,倒入纯净水,置火上烧沸,微火煨三至四小时,余火再慢煨 8 小时,放盐撒香葱连罐上桌,搭配锅巴食用更加香醇。

巢湖的土菜还有很多,比如巢县芥菜牛肉,入冬之后家家户户常用芥菜腌制成咸菜,食用时加入牛肉进行烹饪,咸菜鲜香可口、牛肉营养丰富。这些土菜体现了巢湖民风的淳朴,以及对原汁原味的追求。

(三)兼容特色显著

巢湖地处江淮之间,自古水运繁华,兵家必争之地,移民商贾云集之所,造就了南北菜肴的交流和融合。“李鸿章大杂烩” 就是一道历史名菜,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水发海参、油发鱼肚、水发鱿鱼等辅料烹制而成,放在炭基上用文火慢烧,直至油清菜熟方原盆上桌,口感层次丰富,醇香不腻,咸鲜可口。经过一百多年的改良,材料日益丰富,做法也比原来复杂。

巢湖的菜肴兼容并蓄,根据食材原料的特性,运用红烧、清蒸、油炸、煨焖、凉拌等不同烹调手法。例如,银鱼蒸蛋既有鸡蛋的香味,又有银鱼的湖鲜味,制作方法简单,只需要在蒸蛋上锅之前加入一些巢湖银鱼,搅拌均匀,蒸熟后在其表面撒上熟蟹黄,淋上酱油和油,撒上胡椒粉即可。又如,苏湾皮圆,因其形似枕头,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 “小枕头”。苏湾皮圆的主要原料为油豆腐皮和肉丸子,先炸后蒸烹制而成,成品色泽金黄,外绵软耐嚼,内鲜嫩幽香,淋上酱汁味道更好。这些菜肴充分展示了巢湖菜肴兼容南北风味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