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江县黄屯老街景区攻略

2024-11-14

一、黄屯老街的历史渊源

(一)古老的起源与发展

黄屯老街的历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据史料记载,黄屯老街在东汉灵帝光和三年(180 年)因黄穰起义屯兵于此而得名。后人为纪念黄穰,将黄穰当年屯兵的地方称为 “黄屯”,渐而成为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屯老街在唐宋时期达到繁荣,成为一处重要的贸易集散地。

上世纪 70 年代黄屯境内出土的一块石碑,记载了明清时期的老街发展变迁。明末清初,黄屯街道原是东西向,形成半边街,当时有人口 1200 人。清雍正年间,一场大火损毁了黄屯老街大部分的民房。重建时,老街人在老街的南面沿黄屯河又新建了一条街道,称正街。正街成南北走向,紧傍着黄屯河,长约 300 米,宽约 5 米,全部由青石条铺就,街面下铺设有污水和雨水管道,通往黄屯河。重建后的正街为徽派建筑,高高的马头墙,既防火又防盗。

目前,黄屯老街内部现存有明朝建筑 3 间,清朝建筑 108 间,其中保存完好建筑超 60%,包括商业作坊、居住建筑、文化艺术展示馆、宗祠旧址遗迹等,极具保护和研究价值。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了黄屯老街的兴衰历程,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独特的地理位置

(一)地处庐东南山区与水乡交接处

黄屯老街坐落于合肥市庐江县,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样的魅力。它处在庐东南山区和水乡交接之地,一边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峦叠翠,竹木葱茏。四季常青的山脉仿佛是老街的坚实守护者,为其增添了一抹雄浑与壮丽。另一边则是波光粼粼的水域,水流潺潺,为老街带来了灵动与柔美。

这里的山水相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周边的群山环绕,使得黄屯老街如同一个被大自然怀抱的珍宝。山上的毛竹茂密繁盛,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水乡的特色则为老街增添了一份温婉与柔情。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老街的古朴建筑,偶尔有小船划过,荡起层层涟漪,如诗如画。

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黄屯老街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区的竹木资源丰富,成为老街竹器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水乡的便利交通,使得货物能够通过河流运输,连接了外面的世界。这种山区与水乡的结合,让黄屯老街既拥有了大自然的恩赐,又具备了商业发展的潜力。

三、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一)徽派建筑特色显著

黄屯老街的建筑风格独具魅力,处处彰显着徽派建筑的特色。青条石的街沿坚实而古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鹅卵石铺就的街面,圆润光滑,历经无数行人的踩踏,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青瓦粉墙的街市,给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感觉。每隔三四间铺子,屋顶上便高高隆起一道道防火墙,宛如威严的卫士,守护着老街的安宁。

自然翘起的墙头上,几缕枯黄的蒿草,随风瑟瑟摇曳着,为老街增添了一份沧桑之感。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高高耸立,不仅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还为老街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大气。正街上特地设有救火通道,通往黄屯河,房屋每户都有后门,遇到火情时,可以从后门提水救火,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这些建筑特色,使得黄屯老街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丰富多样的特色

(一)闻名的竹器之乡

黄屯老街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竹器之乡。位于庐东南山区和水乡交接处的老街,周围群山环抱,竹木葱茏,为竹器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老街大多是商人和手艺人,尤其多的是加工竹器的手艺人。他们打垫子、扳竹床,制作出种类繁多的竹器。江北一带流传着 “本钱轻,上黄屯” 的古话,指的就是黄屯的篾器。黄屯的篾器远销南京、芜湖等地。

正街的南面,是竹制品大市场,至今还有上百米的竹制品一条街,几乎全是蔑器店。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竹制品,从实用的竹篮、竹筐到精美的竹雕工艺品,应有尽有。走进竹制品大市场,仿佛置身于一个竹的世界,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

(二)特色美食众多

黄屯的特色美食众多,其中黄屯大饼和黄屯大饺历史悠久,且与慈禧太后有着奇妙的缘分。

黄屯大饼起源于当地农村的送灶饼,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家家户户都制作大饼,以此为供品来供奉灶王爷。随着时间的发展,黄屯老街点心铺渐渐消失,但色香味美的黄屯大饼却久盛不衰,一直流传至今。黄屯大饼年代久远,口感细腻、筋道、松软、鲜美、香脆。每斤米粉只能做 13 - 14 个饼,一般人吃两三个再吃杯茶水也就饱了。黄屯大饼比较实惠,易携带,能储存,远在他乡的人都从家乡捎带大饼,馈赠给邻里亲朋。

黄屯大饺子在江淮地区是出了名的。公元 1900 年(庚子年)8 月 14 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老佛爷”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班亲贵大臣向西逃亡,一路上又惊又怕又饿。据说,“老佛爷” 当日夜宿京郊西贯市村,以蒸熟了玉米面窝头为备膳。后来,“老佛爷” 尝过黄屯大饺子后赞不绝口,从此黄屯大饺子更为乡人一百多年来津津乐道。黄屯大饺子皮薄馅真,脆酥爽口,是老街人津津乐道的美食。

(三)文化活动丰富

黄屯龙灯是老街人的骄傲。农历正月里,舞龙灯便成了老街人的头等大事。每年腊月,牵头人便早早地通知各家各户出钱凑份子,扎龙灯。龙灯分老龙和子龙,青壮年舞老龙,还要请街上最有名望的老人牵龙须;十五六岁的孩子舞子龙,子龙舞到那家,那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灯,末了还要包上一些喜钱,以祈求来年的好运。

黄屯龙灯身长约 40 米,要 18 个人同时才能舞动。每年的春节到元宵节期间,龙灯就在全县各地亮相,舞动祝福,舞动新春。一条大龙带着两条小龙的母子龙在激烈的锣鼓声中翻滚舞动,舞龙者配套的黄色衣服,龙随鼓乐起,翻腾跳跃,热闹非凡。黄屯龙灯已经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老街人传承文化、祈求幸福的重要方式。

五、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重视读书的传统

在黄屯老街,重视读书的传统由来已久。从逢年过节的风俗中,便能深刻感受到那浓酽的文化气息。农历大年三十,吃过年饭的第一件事,便是当家的写拜年贴。孩子们结伴,窜到大街小巷,从各家各户的门缝里送帖子,上面大都写一些吉祥的话,并注上当家的姓名。这一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老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更彰显了他们对文化的敬重。

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读书人早早起来,出门看对子,评对子。哪年哪月哪家,春联的字体如何,联文的意思如何,是老街人常谈常新的话题。他们在品评春联的过程中,交流着对文学艺术的见解,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对读书和文化的重视,使得黄屯老街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独特的宗祠文化

方何宗祠是黄屯老街独特文化的重要象征。这座宗祠展现了方孝孺的故事,承载着老街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庐江黄屯方何氏迁庐始祖方友谅更名何通,系明朝重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嫡系后裔。因方孝孺抗旨、拒拟 “篡位” 诏书而触怒明成祖朱棣,惨遭 “诛灭十族” 之难。方友谅于明正统年间先赴南京雨花台守护孝孺墓,后避难迁徙至庐江,“因郡更氏,易方为何”,创立祖训:生者姓何,入土姓方,创立方何氏族,别称黄屯何氏。

乾隆十八年,方何氏在庐江黄屯创建方何宗祠,乾隆二十二年竣工。宗祠内供奉列祖列宗们的牌位和画像,定期举行祭祀、修谱、议事等宗族活动。重建后的宗祠占地 1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880 平方米,三进五间,六匹重列,99 根立柱。采用徽式建筑风格,外观硬山顶,马头墙高标。雕梁画栋,图案有五行、花草、人物,人物都是崇尚孝道的历史故事,方孝孺文化等。

方何宗祠的门联 “管仲不为,十族凝千秋碧血;成王安在,一言系万古丹心”,凝聚了方何后人对先祖方孝孺的怀念。方孝孺威武不屈、大义凛然、铮铮铁骨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警示后人不忘先祖,记取历史教训,发扬其忠诚不二和坚持信仰的精神,传承方何宗族的光荣传统。方何宗祠已经纳入合肥市历史文化古街保护修复规划项目之一,它将继续为后人讲述着老街的历史故事,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六、便捷的交通路线

可先到合肥南门客运换乘中心坐中巴到庐江县城,再转乘农村中巴车前往。

从合肥南门客运换乘中心出发,这里的班车较为密集。据了解,合肥南门客运换乘中心到庐江的班车从早上 6:20 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 19:00,大约每 20 分钟一班。车型为中型高一级,票价 25 元,全程约 1 小时。到达庐江县城后,可前往县城的另一客车站转乘前往黄屯老街的农村中巴车。虽然农村中巴车可能会走走停停,但却能让游客在途中欣赏到庐江的乡村风光。

除了这种方式,曾经还有庐江 - 黄屯的公交车路线,但目前已停运。该公交车从城东停车场出发,到达黄屯,发车时间为 6:10 - 17:40,票价 3 元。

对于自驾的游客来说,可以选择以下路线:从合肥出发,沿合铜路至广巢路,自驾可直接搜索 “庐江县黄屯老街” 前往。一路上可以欣赏到庐江县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美景。在前往黄屯老街的途中,还可以经过一些其他的景点,如矾山镇、龙桥镇等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进行适当的停留和游览。

总之,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都可以较为便捷地到达黄屯老街,感受这座古老老街的独特魅力。

七、游玩注意事项

(一)时间规划

游玩黄屯老街,提前规划好时间至关重要。黄屯老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品味。如果时间安排过于仓促,可能会错过许多精彩之处。

建议游客安排一整天的时间来游览黄屯老街。上午可以早早地到达老街,感受清晨的宁静与古朴。此时,老街的居民们刚刚开始新的一天,茶馆、早点铺子热闹非凡。可以品尝一下黄屯的特色美食,如黄屯大饼和黄屯大饺,开启美好的一天。

中午时分,可以在老街的餐馆中品尝当地的农家菜,感受庐江的美食文化。饭后,可以漫步在老街的小巷中,欣赏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午,可以参观黄屯的特色展馆,如老照片馆、微雕馆等,了解老街的历史和文化。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前往周边的景点,如福兴花海、凌安竹海等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傍晚时分,老街的灯光逐渐亮起,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可以在河边的茶馆中坐下来,品尝一杯香茶,欣赏老街的夜景,感受岁月的静好。

(二)保护古建筑和环境

黄屯老街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瑰宝。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古建筑和环境。

首先,不要随意触摸、破坏古建筑。古建筑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十分脆弱,需要我们的呵护。不要在古建筑上乱涂乱画,不要攀爬古建筑,不要随意搬动古建筑中的物品。

其次,要保持环境卫生。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不要在老街中吸烟,以免引发火灾。不要在河中乱扔杂物,保护河水的清洁。

最后,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黄屯老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当地居民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不要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三)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黄屯老街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在农历正月里,舞龙灯是老街人的头等大事。游客在这个时候来到老街,要尊重舞龙灯的习俗,不要随意干扰舞龙灯的队伍。在观看舞龙灯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此外,在老街的茶馆中,老人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游客在茶馆中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老人们的谈话。如果想要品尝当地的茶点,可以向服务员咨询,不要随意取用茶馆中的物品。

总之,游客在游玩黄屯老街的过程中,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充分感受老街的魅力。同时,要注意保护古建筑和环境,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让自己的旅行更加愉快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