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江县岱鳌山景区攻略

2024-11-14

一、岱鳌山景区概述

(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岱鳌山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三县结合部,这使得它能够融合庐江、桐城、枞阳三地的特色。北起乐桥镇,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的走向,让它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这片土地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使得这里成为了历史文化的交汇点。周边的城镇如枞阳县麒麟镇、钱桥镇、庐江县乐桥镇、泥河镇、罗河镇等,与岱鳌山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二)自然风光秀美如画

岱鳌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被誉为 “皖中小桂林” 并非浪得虚名。这里的奇岩怪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出海的巨鳌,有的如待嫁的闺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主峰龙王顶海拔 270 米,宛如一头巨鳌昂首在湛蓝的天际,气势宏大。从龙王顶之巅俯视,环山犹如东海波涛翻滚,蜃楼烟树,异彻神奇,亦犹如蓬莱仙境。石婆岭上的石公、石婆、石小姐更是大自然的杰作,三块人形巨石外形惟妙惟肖,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岱鳌山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传说中,它曾是东海之艄,后因地壳变动,巨鳌化成了岱鳌山。秦始皇赶山填海的传说,为这座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三鞭子赶不动岱鳌山” 的神奇传说,让人们对这座山的坚韧不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清康熙年间,张氏三姊妹春游岱鳌山,见此地山水秀美,誓不还家,建成 “小围净土庵”,后经张廷玉立祠扩建为 “三圣庵”,这段历史更是传为佳话。此外,还有龙王顶的庙宇、风洞庵的千年黄色牡丹等,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岱鳌山景区特色

(一)自然景观独特

1. 龙王顶:气势宏大,犹如巨鳌之头,是当地的气象预报台。登龙王顶之巅,可俯瞰五镇风光,犹如一幅美丽山河的风景画卷。

龙王顶作为岱鳌山的最高峰,海拔 270 米,其势如破土竹笋,钻天而立。峰之巅的龙天寺气势恢弘,当地农民素有 “龙王顶招云,不是下雨就是转阴” 的气象谚语。站在龙王顶远望,脚下的枞阳县麒麟镇、钱桥镇、庐江县乐桥镇、泥河镇、罗河镇五镇风光尽收眼底,美妙风光宛如一幅美丽山河的风景画卷。这里云雾缭绕时,仿佛东海的蓬莱仙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2. 石婆岭:三块人形巨石石公、石婆、石小姐外形逼真,充满神秘色彩。

石婆岭上的石公、石婆、石小姐整齐地峭立在一条中轴线上,高约数丈。石公老态龙钟在前领路下山;石小姐婷婷玉立,羞羞答答,欲步不前;石婆佝偻着驼背,泣不成声,蹒跚随后。仪仗队前呼后拥,陪嫁的衣箱床柜,一应俱全,活似一组微妙微俏的出嫁图,形象极为逼真。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只为一睹石小姐的芳容。游客看后莫不拍手称奇,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狮峰:两座形如狮子的山峰,怪石嶙峋,形象逼真,诱人辗转流连忘返。

岱鳌山中部的姚家狮子峰和尹家狮子峰,一雌一雄,相互依偎。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远观近瞧,雄狮巍然屹立,雌狮回首翘望,双狮起舞形态活灵活现。狮峰上怪石嶙峋,形真名切,诱人辗转流连忘返。在姚家狮子峰一侧,有一筲箕型谷地,人称 “龙王殿”。箕谷的三壁为奇岩怪石构成,后壁上的人形巨石,雄壮威武,酷似坐在龙椅上的海龙王。

4. 风洞岩:峰顶有一洞,蜃气缭绕,深不可测。洞前风洞庵内有一株千年黄色牡丹,每年春吸引不少游客。

山之北麓的风洞岩为岱鳌山第二峰,峰顶有一洞,蜃气缭绕,深不可测。以耳朵听洞内风声呼啸,拔蒿草投入洞中,旋即起舞,飘出洞外。洞前的风洞庵建于清康熙年间,院内有一株千年黄色牡丹,根壮叶茂,花团锦簇。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观赏,感受这自然与历史交织的独特魅力。

(二)文化内涵丰富

1. 神话传说:从东海巨鳌化成山脉到龙王三太子与石小姐的传说,充满奇幻色彩。

传说岱鳌山远古时期是东海之艄,因秦始皇得神鞭兴起,赶山填海,东海龙王十分着急。与鸿钧老祖商议后,派遣栖歇在海滩上的一头巨鳌化成了一条山脉,即今日的岱鳌山。而石小姐乃山神之女,长大后许配给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出嫁时,石小姐要求东海龙王从水路迎亲,这将导致良田变沧海,生灵遭涂炭。玉皇大帝得知后,派雷公菩萨带领天兵天将来到石婆岭。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石小姐和她的父母被点化成三座巨石,后人便称之为石公、石婆、石小姐。这些神话传说充满奇幻色彩,为岱鳌山增添了神秘的魅力。

2. 历史遗迹:张氏三姊妹的故事在民间传为佳话,张廷玉为其立祠,被破坏的庵堂现今已原址重建。还有 “桐城派” 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墓等历史遗迹。

传说清康熙年间,张氏三姊妹春游岱鳌山,见此地山水秀美,誓不还家,便结茅而居,建成 “小围净土庵”。逢十二强盗惊扰而节贞不屈,圆寂后就地葬于庵旁。清宰相张英听说后命人查谱得知此三圣女原为其三世祖姑。于是,张氏三姊妹的十世孙,康、雍、乾三朝大学士张廷玉为其立祠,将 “小围净土庵” 扩建并更名为 “三圣庵”,又名 “三贞庵”。虽经十年动乱,但张廷玉及其弟兄所立的一块巨型石碑依然保存完好,被破坏的庵堂现今已原址重建。此外,在姚家狮子峰一侧,有 “桐城派” 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墓,墓前立巨碑一块,文曰 “明中书舍人翠林姚公府君老大人之墓”。这些历史遗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见证了岱鳌山的历史变迁。

三、岱鳌山景区历史

岱鳌山的历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传奇。

远古时期,岱鳌山作为东海之艄,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地壳的剧烈运动使得巨鳌化成了如今的岱鳌山,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秦始皇赶山填海的壮举,让岱鳌山成为了历史的焦点。传说中,秦始皇手持神鞭,连抽三鞭,却未能撼动岱鳌山分毫,只留下了 “三鞭子赶不动岱鳌山” 的神奇传说。这三个山口 —— 大凹口、小凹口和杨梅山口,仿佛是历史的刻痕,见证了岱鳌山的坚韧与不屈。

清康熙年间,张氏三姊妹的到来为岱鳌山增添了一抹温情与诗意。她们春游岱鳌山,被这里的山水秀美所吸引,誓不还家,建成了 “小围净土庵”。她们的坚守与执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来,张廷玉为其立祠,将 “小围净土庵” 扩建并更名为 “三圣庵”,又名 “三贞庵”。虽历经十年动乱,但那块巨型石碑依然保存完好,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太平天国时期,岱鳌山又迎来了新的篇章。李秀成的部队在此驻扎,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想象当年,战火纷飞,士兵们在这片土地上奋勇抗争,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战。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痕迹依然依稀可辨,山脚下太平军当年修建的万人井更是恩泽民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岱鳌山的历史,是一部自然与人类共同书写的传奇。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近代的历史事件,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等待着后人去探索、去感悟。

四、岱鳌山景区建筑风格

岱鳌山景区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氛围。

(一)龙王庙(龙天寺)

龙王庙现名龙天寺,位于岱鳌山最高峰龙王顶之上。海拔 270 米的龙王顶,宛如一头巨鳌昂首在湛蓝的天际,而龙天寺就像巨鳌之头的一颗璀璨明珠。寺庙白、黄、红、黑色的庙宇建筑错落有致,被当地人昵称为 “小布达拉宫”。从远处望去,龙天寺气势宏大,在云雾缭绕中,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

新修的花岗岩台阶路直上龙天寺,走在台阶上,虽有些吃力,但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朝圣的庄严。庙门口涂了颜色的狮子有点萌,给庄重的寺庙增添了一丝活泼的气息。庙里的人自己种芥菜,晒干后烧肉味道不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质朴。如今的龙天寺,虽已少见真正修行的人居住,但它依然是当地农民的气象预报台,素有 “龙王顶招云,不是下雨就是转阴” 的谚语。登龙王顶之巅,俯视环山,犹如东海波涛翻滚,蜃楼烟树,异彻神奇,亦犹如蓬莱仙境。

(二)风洞庵

风洞庵位于岱鳌山之北麓的风洞岩,这里是岱鳌山的第二峰。风洞庵建于清康熙年间,院内有一株千年黄色牡丹,根壮叶茂,花团锦簇。每年春天,黄色牡丹盛开,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观赏。风洞岩峰顶有一洞,蜃气缭绕,深不可测。以耳朵听洞内风声呼啸,拔蒿草投入洞中,旋即起舞,飘出洞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风洞庵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庵内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涓涓溪流常年不断,百鸟欢鸣,不绝于耳,四季如春,令人惊叹。这里是闻名省内外的佛教圣地,常年游人不断,庵内香火不绝。

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岱鳌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与岱鳌山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五、岱鳌山景区地理位置

岱鳌山地处合肥市庐江县、铜陵市枞阳县、安庆市桐城市三市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样的魅力。

龙王顶作为岱鳌山的最高峰,海拔 270 米,如巨鳌昂首,俯瞰着周边的大地。山上风光旖旎,奇峰异石众多,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岱鳌山并没有像一些著名景区那样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这里游玩的主要是当地人和热爱户外的驴友。对于当地人来说,岱鳌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处风景,对岱鳌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对于户外驴友来说,岱鳌山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惊喜的地方。他们背着行囊,穿梭在山林之间,探索着岱鳌山的神秘之处。

从地理方位上看,岱鳌山北起庐江县乐桥镇,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至桐城、枞阳交界。它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这片土地上。周边的城镇如枞阳县麒麟镇、钱桥镇、庐江县乐桥镇、泥河镇、罗河镇等,与岱鳌山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人陶醉其中。

岱鳌山的地理位置虽然较偏,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保留了更多的自然原始风貌。没有过多的商业化开发,让这里的山水更加纯净、美丽。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六、岱鳌山景区交通路线

1. 公共交通

岱鳌山景区的公共交通较为便利。从庐江县城出发,游客可前往东门停车场,这里有旅游专线公交车直达乐桥镇和岱鳌山景区入口。对于乘坐高铁或火车到达庐江西站或庐江县的游客来说,也可以在到达后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抵达岱鳌山景区。公共交通的优势在于价格相对较为亲民,适合预算有限的游客。

2. 自驾游线路

对于喜欢自由行的游客来说,自驾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岱鳌山景区距庐江县城和庐江西站半小时车程范围内,项目基地地处 G3 京台 / 合铜黄高速、G4212 合安 / 合界高速两线岔口,距合安高速桐城出口 17 公里,距合铜黄高速庐江南出口 10 公里,交通通达性便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路线前往岱鳌山景区。在自驾游的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随时停下来拍照留念,享受自由的旅行时光。

3. 定制公交旅游专线

合肥公交集团在特定时间开通定制公交旅游专线,其中包括岱鳌山景区。这些定制公交旅游专线采取定制公交模式运行,实行往返一票制,乘客须提前通过网上购票,每班次购票人数达到 30 人即开行。车票预定方式为:通过 “合肥公交” APP “如 e 巴士” 界面,或 “合肥公交” 微信公众号 “如 e 巴士” 界面,或 “如 e 巴士” 微信小程序进入 “助游巴士” 栏目,点击 “旅游专线”,在 “全部” 线路列表中选择要乘坐的线路,选择乘车日期、乘车点、班次、车票数量,点击购票、线上支付,完成车票预定即可。定制公交旅游专线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让游客可以更加轻松地前往岱鳌山景区。

七、岱鳌山景区游玩注意事项

1. 注意景区内的危险地带、场景和危险动物

岱鳌山景区地形较为复杂,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时刻留意景区内的危险地带,如陡峭的山坡、悬崖边缘等。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如洞穴附近,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岩石或其他潜在危险。此外,虽然目前景区内已知的危险动物较少,但在山林中仍可能出现蛇类等野生动物。游客应保持警惕,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以免遭遇危险。

2. 未经景区管理处同意,严禁私自拉结电线

私自拉结电线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景区内,电力设施的安装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游客应遵守景区规定,不进行任何未经授权的电线拉结行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谨慎购物,防止受骗

在景区购物时,要保持理性消费。正如一些旅游购物指南中提到的,可提前了解当地的特色土特产和市场价格,避免被高价坑。选择信誉好、口碑良好的商家购物,如亲齐家商超等,不要贪图便宜,仔细核对商品和价格,确保购买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4. 不要伤害景区内的景观植物

岱鳌山的自然景观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应爱护景区内的景观植物,不随意采摘、践踏或破坏。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5. 尊重当地习俗,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风俗

虽然目前尚未明确岱鳌山景区周边有特定的少数民族聚居,但游客仍应保持对当地习俗的尊重。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因不当行为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6. 不要乱丢垃圾,随意投食给动物

保持景区的环境卫生是每个游客的责任。不要乱丢垃圾,应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同时,不要随意投食给动物,以免改变动物的饮食习惯,影响其生存和生态平衡。

7. 排队有序,不要拥挤踩踏

在景区内的热门景点或乘坐交通工具时,游客应排队有序,不要拥挤踩踏。遵守公共秩序,不仅能确保自身安全,还能为其他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8. 不要在非吸烟区内吸烟,不要乱扔烟头、火柴

为了防止火灾和保护景区环境,游客应在指定的吸烟区内吸烟,并妥善处理烟头和火柴。乱扔烟头和火柴可能引发火灾,对景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9. 严禁在景区林地内生火野炊、燃放烟花爆竹

岱鳌山景区林地众多,严禁在林地内生火野炊和燃放烟花爆竹。这些行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威胁游客的生命安全和景区的生态环境。

10. 不要让儿童随意乱动景区内的电气设备

对于携带儿童的游客,要特别注意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儿童随意乱动景区内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等安全风险,确保儿童的安全是家长的重要责任。

11. 进入景区的车辆,需要按规定停放,必须保证公共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

自驾游的游客在进入景区后,应按照景区的规定停放车辆。确保车辆停放有序,不占用公共通道和安全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疏散。

12. 不要移动景区内的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等

景区内的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是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而设置的。游客不要移动这些设施,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按照警示标志的指示进行疏散,并正确使用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