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打卡攻略

2024-11-14

一、公园概述

(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独特位置,与巢湖相依,周边河流环绕。其占地面积达 1072 公顷,其中森林面积 799 公顷,水域面积 263 公顷。这里仿佛是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

从自然生态方面来看,公园处于南北气流交汇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园内有植物 280 多种,形成了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森林上层以杨树为主,辅以水杉、女贞、湿地松等;中层以香樟、桑树、乌桕等为主;林下由棕榈、木芙蓉、藤蔓等植被组成。此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珙桐、银杏等珍贵树种,以及再力花、德国鸢尾、荷花等水生植物。动物资源也颇为丰富,有雁鹅、松鼠、刺猬等近百种动物,冬季更有数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园区负氧离子含量可达到 2500 - 3000 个左右 / 立方厘米,达到国家最高标准 6 级疗养水平,是名副其实的 “城市之肾” 和 “城市之肺”。

在历史文化方面,公园的诸多景观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焦姥春色,其得名于 “陷巢州、长庐州” 的民间传说,水面上的乌篷小船,河岸茂密的植被和丛生的水生植物,让人仿佛穿越回古老的时光。还有四水归堂,浓缩了徽派建筑经典布局神韵,充分体现了道家养生学说上承天光、下接地气、中居人脉,象征天地人合一之意。山水庐州作为公园主入口广场,合肥市行政区划图镶嵌其中,巨型山水石耸立于广场西北,构成了水墨画般的山水景观。这些景观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现,充分体现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之美。

二、历史沿革

(一)从杨树林到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2 年,为了改善大张圩的生态环境,包河响应国家号召,在圩区实行退耕还林,形成近万亩人工速生的意杨林,成为全市退耕还林示范点。时光流转至 2012 年 8 月,包河区积极响应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将这片杨树林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启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滨投、住建、旅游、环保、审计、文广等部门通力合作,全体建设人员加班加点,经过 45 天昼夜奋战,2012 年 10 月 1 日公园一期正式开园。仅仅一年后,公园全票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正式 “晋升” 国家级森林公园。2014 年初,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首个由退耕还林经过生态修复而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不断发展与进步

自开园以来,公园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最初单一的杨树林开始,不断丰富物种。2017 年 6 月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安徽省林长制首批试点单位,拉开了全省乃至全国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序幕。在 “责任林长” 方彪的带领下,公园逐步更新栽植适宜乔木、花灌木、花卉、竹类等,新增林区面积 3000 余亩,实施林相改造 5000 余亩,从单一的杨树林成为混交林,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2018 年累计栽植池杉、落羽杉、红豆杉、美国红枫等各类乔木 18 万余株,栽植山茶、茶梅、五色梅、月季、紫薇、桂花、樱花、桃花等各类灌木 58 余万株,培育地被 40 余万平方米,主要节点新增花镜 20 余处,植物品种增至 381 种,动物种类提高到近百种。如今的公园四季有景色,季季景不同。春有百花夏有莲,秋有彩林冬有雪,四季轮回中,绽放着不同的风采。这里已然成为环巢湖生态旅游的标杆,并向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发起冲击。

三、特色景观

(一)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山水庐州作为公园主入口广场,合肥市行政区划图镶嵌中央,象征巢湖三岛的香樟、朴树、皂角三棵大树与巨型山水石构成水墨画般的山水景观。杉林剧场占地 7200 平方米,可容纳 700 多人,森林氧吧剧场舞台掩映在密林之中,阶梯看台上的杉树营造出独特的自然生态氛围。凌波微步是长约 1200 米的沿湖带状湿地,游客可沿着栈道欣赏芦苇丛生、荻草瑟瑟、飞鸟隐没的湿地景观,焦姑河中的 “鸟岛” 更是鸟类栖息的天堂。焦姥春色中,幽林深处的景观河道水面上有乌篷小船,河岸植被茂密,水生植物丛生,充满着浓郁的民间传说韵味。鹊桥相会缘于一座虹桥,跨焦姥河而建,两岸树影婆娑,是恋人谈情赏景的浪漫之地。荷塘落玉是荷花观赏区,数十种荷花争奇斗艳,木制小桥曲通八角亭,在层林叠嶂中营造出宁静之美。翠隐洞天拥有北欧风情的木屋,田园式的窗帘和角落里的壁炉仿佛让人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屋外梅、兰、菊、竹四圃与科普长廊相得益彰。彩林叠翠全长约 1300 米,拥有香樟、桂花、红枫、梅花等 40 多种名贵树种,五彩斑斓,可观花、观叶、观色、观形。樱花谷蜿蜒曲折,高低绵延,早春时节樱花盛开,是赏花胜地。草浪闻莺是难得一见的大草坪,西侧的中式清风茶馆与包公园清风阁遥相呼应,东侧的希腊式婚礼亭增添了别样风情。

(二)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森林小火车以 18 世纪英伦风格为主题,轨道长约 5.1 公里。乘坐小火车游览森林,穿过最美森林隧道,仿佛进入童话世界,体验童年最难忘的旅行。森林公园共有两列风格各异的小火车,一列是中世纪的欧式风格,另一列是托马斯小火车。四水归堂乃一处浓缩徽派建筑经典布局神韵的景观。漫步林间木栈道,忽见粉墙黛瓦,四周围合木构天井。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汇入天井,俗称 “四水归堂”,风水学上寓意 “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四水归堂充分体现了道家养生学说上承天光、下接地气、中居人脉,象征天地人合一之意。在这里,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展现出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

四、文化内涵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

焦姥河得名于 “陷巢州、长庐州” 的民间传说,这一传说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如山水庐州广场中央镶嵌合肥市行政区划图,其中巢湖位置铺设草坪,并栽植香樟、朴树、皂角三棵大树,象征巢湖三岛。这一设计不仅展现了合肥的地域特色,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充分运用了上古时代的巢氏构木巢居、宋代风格村落、元末明初的潮城寺、清末李鸿章家族航运通海、渡江战役解放军藏舟渡江等各种瑰丽多彩的民间传说和历史人文景观,打造出了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景点。这些景点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现,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合肥的历史文化魅力。

(二)生态文化的体现

作为全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体现了人水和谐、城湖共生的特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 “自然、生态、野趣” 的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园内有植物 280 多种,形成了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公园还注重生态保护,不设置过多的路灯等人工设施,打造休闲娱乐场所时也坚持不砍伐一棵树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公园还积极拓展文化产品,引进文化建设活动,如荣获 “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市首批研学基地” 等荣誉称号,将生态文化与科普教育、研学活动相结合,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生态文化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魅力,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城市生态建设、民生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五、建筑风格

(一)多元风格的融合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筑风格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多元文化的完美融合。自然生态的森林景观是这幅画卷的底色,广袤的森林中,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用绿色画笔勾勒出的壮丽画卷。徽派建筑的四水归堂则是画卷中的一抹淡雅色彩,粉墙黛瓦,四周围合木构天井,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汇入天井,寓意 “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经典布局神韵,充分体现了道家养生学说上承天光、下接地气、中居人脉,象征天地人合一之意。北欧风情的木屋翠隐洞天为画卷增添了一份童话般的浪漫,推门而入,田园式的窗帘,角落里的壁炉,让人仿佛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屋外梅、兰、菊、竹四圃,旁置科普长廊,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而 18 世纪英伦风格的森林小火车则像是画卷中的灵动线条,轨道长约 5.1 公里,两列风格各异的小火车,一列是中世纪的欧式风格,另一列是托马斯小火车,乘坐小火车游览森林,穿过最美森林隧道,体验童年最难忘的旅行。

(二)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公园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杉林剧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占地 7200 平方米,可容纳 700 多人。剧场设计建设突出自然生态理念,舞台掩映在密林之中,阶梯看台上长着一棵棵杉树。在这里,观众们可以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营造出都市慢生活的氛围。四水归堂的建筑布局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呼应,漫步林间木栈道,忽见粉墙黛瓦,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游客准备的惊喜。北欧风情的木屋翠隐洞天隐入密林丛中,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大自然的杰作。森林小火车穿梭在森林之中,轨道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让游客在欣赏森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英伦风格的独特魅力。这些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美的享受,更是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六、地理位置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紧邻南淝河、十五里河入湖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巢湖北岸。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与城市核心区域紧密相连,距离滨湖新区核心区和安徽省政务中心仅 5 公里,充分体现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公园矗立在 16.8 公里黄金湖岸线上,成为环巢湖生态旅游的标杆。巢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拥有广阔的水域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依托巢湖的优势,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绝佳场所。

(二)交通便利

周边交通十分便利,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

公交出行:公交可乘 308 路、526 路到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门公交站下,步行即可到达。这两条公交线路覆盖了合肥市的多个区域,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公园。此外,根据季节和节假日的需求,还可能会增加临时公交线路,进一步提高交通的便利性。

自驾路线:自驾可通过徽州大道,经由云谷路到达环湖北路;也可选择老包河大道,经北部湾路转向新包河大道到达环湖北路;宿松路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经由锦绣大道、徽州大道、云谷路,最终到达环湖北路。这些路线沿途风景优美,交通标识清晰,为自驾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此外,在国庆假期等旅游高峰期,为方便群众出行,合肥交警还会在周边道路开辟临时停车区域,合肥公交集团也会开通 “滨湖森林公园专线”。市民可乘坐地铁或驾车在临时停车区停车后,转乘公交专线前往森林公园游玩。例如,2024 年 10 月 1 日 - 7 日,“滨湖森林公园专线” 开通,服务时间为塘西河公园 08:30 - 17:30、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09:00 - 18:30,发车间隔约 10 分钟,根据客流情况做动态调整,票价执行常规公交线路票价。线路走向从 “塘西河公园” 站发车,经中山路、包河大道、杭州路、上海路、方兴大道、南淝河路、环湖北路,抵达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返回时从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经环湖北路、南淝河路、方兴大道、上海路、杭州路、包河大道、中山路,抵达 “塘西河公园” 站,停靠站点丰富,方便游客上下车。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了合肥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七、交通路线

(一)公交专线

除了中秋假期,在国庆假期期间,“滨湖森林公园专线” 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4 年 10 月 1 日至 7 日,这条专线持续为游客服务。从 “塘西河公园” 站发车,沿途经过中山路、包河大道、杭州路、上海路、方兴大道、南淝河路、环湖北路,最终抵达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发车间隔约为 10 分钟,能够根据客流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游客不会长时间等待。而且,票价执行常规公交线路票价,十分亲民。游客可以先乘坐地铁到达 “塘西河公园” 站附近,再转乘这条专线前往森林公园,享受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自驾路线

自驾前往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徽州大道,经由云谷路到达环湖北路;或者选择老包河大道,经北部湾路转向新包河大道到达环湖北路;宿松路同样是一条便捷的自驾路线,经由锦绣大道、徽州大道、云谷路,最终到达环湖北路。这些路线沿途风景优美,交通标识清晰,为自驾游客提供了良好的驾驶体验。

公园内设有停车场,方便自驾游客停放车辆。同时,在国庆假期等旅游高峰期,为了满足更多游客的停车需求,合肥交警在周边道路开辟了临时停车区域。例如,方兴大道(南淝河路 — 董城路)道路两侧约有 300 个泊位;南淝河路(环湖北路 — 宁波路)道路两侧约有 300 个泊位;杭州路(上海路 — 包河大道)道路两侧约有 200 个泊位;上海路(环湖北路 — 中山路)道路两侧约有 200 个泊位,合计约 1000 个泊位。市民停车后,可就近乘坐公交专线前往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停车后,可在方兴大道与南淝河路路口、方兴湖站(轨道 5 号线 “方兴湖” 站 E 口)、环湖北路与南淝河路路口、南淝河路与广州路路口(董城路以北)等站点乘坐公交专线。

此外,为方便广大市民前往岸上草原休闲游玩,还开通了 “岸上草原接驳线”。从 “南庐路口” 站发车,经庐州大道、珠江路、环湖北路等道路,最终抵达 “南庐路口” 站。停靠站点丰富,包括南庐路口(轨道 1 号线 “万达城” 站 C 口)、万达乐园、亲湖苑(轨道 1 号线 “万年埠” 站 C 口)、万达文旅城、岸上草原西、万年泉、岸上草原、岸上草原东、万达乐园(轨道 1 号线 “万年埠” 站 A 口)、南庐路口(轨道 1 号线 “万达城” 站 B 口)。服务时间为南庐路口 10:00 - 17:3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营运,票价投币 1 元,刷卡打折。

八、游玩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关注天气预报是游玩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一步。若遇恶劣天气,不仅会影响游玩体验,还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选择晴天前往,阳光洒在森林中,树叶熠熠生辉,光影交错,美不胜收;阴天则能带来别样的宁静氛围,适合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静谧。准备舒适的服装和鞋子至关重要。由于公园面积广阔,步行游览是常见的方式,舒适的运动鞋能让你的脚步更加轻松,减少疲劳感。服装方面,建议选择轻便、透气的衣物,以便在行走过程中保持舒适。携带相机或手机可以记录下公园中的美好瞬间。无论是森林的壮丽景色、特色建筑的独特魅力,还是与家人朋友的欢乐时光,都能通过镜头留存下来,成为珍贵的回忆。

(二)游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公园规定是每个游客的责任。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有一系列规定,旨在保护环境、确保游客安全。首先,要保护环境,不破坏植被和设施。公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不随意采摘花朵、践踏草地。同时,不破坏公园内的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等,保持公园的整洁和美观。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游玩项目中。例如,乘坐森林小火车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坐稳扶好;在七彩滑道等刺激的游玩项目中,要佩戴好安全装备,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游玩。合理安排时间也非常重要。公园内景点众多,若想充分游览各个景点,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和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力,选择重点景点进行游览,避免在一个地方停留过长时间而错过其他美景。同时,要注意公园的开放时间,确保在闭园前有足够的时间离开。

总之,游玩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时,只要做好前期准备,遵守公园规定,注意安全,合理安排时间,就能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游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