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安徽合肥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皖ICP备2024048737号
2024-11-26
合肥蜀山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玉兰大道 8 号,距离市中心仅 10 千米。其总面积达 10.03 平方千米,作为合肥市近郊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山体特征
大蜀山作为大别山余脉,由火山喷发而成,山体呈椭圆形,东南高、西北低。峰顶海拔 284 米,山峰系大别山南麓余脉,拥有典型的火山山貌,火山瀑、火山锥、火山岩、火山颈等遗迹保存完整。地形起伏陡峭,坡度东南面缓,背面陡,在 5 - 30° 之间,环山约 7.75 千米。
火山机构遗址丰富多样。火山颈位于大蜀山火山机构中心,标高在 150 米以上,由火山通道相次橄榄辉绿岩组成,平面上呈南北略长的近圆形,面积约 0.45 平方千米,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阶梯状山形,上部坡角陡,下部坡角缓,中心为南高北低的马蹄型凹地。火山锥主要由火山喷溢相橄榄玄武岩组成,局部夹含角砾凝灰岩,成环状围绕在火山通道周围,标高 80 - 150 米,形成熔岩锥,平面上呈现东 — 西向椭圆环状,南北环窄,东西环宽,面积约 0.8 平方千米。火山熔岩流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地表的岩浆沿斜坡向下流淌,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固体岩石一橄榄玄武岩,像一条瀑布从山顶泻下,被称为 “火山瀑”。
气候特点
大蜀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 15.7℃,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2.4℃,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28.4℃。年降雨量 1000 毫米左右,年平均无霜期 228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日照时数 2100 小时。
据《尔雅 - 释山》记载,“蜀” 是 “独” 的意思,因蜀山无岗阜连属,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据《庐州府志》记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蜀山因井得名。这两种说法为大蜀山赋予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蜀山历史悠久,唐贞观年间大蜀山上设有开福寺,成为当时重要的宗教场所。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在大蜀山建过行宫,可见其在当时的重要地位。然而,1938 年日军侵华,炸毁开福寺,并在山上乱砍滥伐,致使大蜀山变成荆棘丛生的荒滩秃岭。这一时期,大蜀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但在之后,大蜀山迎来了新生。1954 年,大蜀山森林公园建立。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蜀山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如今的大蜀山森林公园,不仅是合肥市近郊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开福寺作为大蜀山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变迁。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开福寺,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历经千年,开福寺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抗战期间,古开福寺被日军飞机炸毁,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在耄耋之年的安徽省佛协会长、明教寺方丈妙安大和尚的努力下,开福寺得以重建。2002 年,圆藏大和尚受祖师妙安委命,担任重建开福寺工程现场负责人,亲自主持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建设。经过近十年的精心设计和紧张施工,寺院规模初具,宝刹庄严,丛林再现,并已于 2010 年 6 月 1 日正式开放。
重建后的开福寺以宏大的建筑规模、精美的佛像雕塑、精堪的佛教壁画及建筑彩绘、浓厚的宗教氛围、闲雅的园林艺术、完备的教学设施,成为皖中首刹,是安徽省佛教寺院形像代表和弘法中心,是领导大众熏修的十方道场。开福寺主体建筑有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报恩塔、祖师殿、伽蓝殿、罗汉堂、念佛堂、斋堂、观音殿、地藏殿、华藏殿等,总建筑面积 3 万 2 千平方米,可容纳常住僧人百人以上,满足各界信众礼佛、朝拜、听经闻法需求,也可供广大香客、游人参拜观光。
大蜀山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合肥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从曾经的辉煌到遭受战火的破坏,再到如今的重新焕发生机,大蜀山始终是合肥人民心中的一座重要地标。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是合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蜀山森林公园植被极为丰富,漫山遍野苍松翠竹,郁郁苍苍。这里有马尾松、火炬松、元竹、石楠、龙柏、玉兰、雪松、冬青树等常绿树种,为蜀山增添了四季常青的底色。落叶树种主要包括麻砾、栓皮栋、黄檀、黄连木、山槐、枫香等,每至秋季,落叶纷飞,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地毯。灌木有柘树、紫薇、山胡椒等,它们或点缀在林间,或簇拥在路旁,为蜀山的生态画卷增添了细腻的笔触。
蜀山森林公园的地被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据调查得知,蜀山森林公园共有地被植物共有 70 种 37 科 61 属。其中,草本类 42 种,隶属 22 科 38 属;藤本类 4 种,隶属 4 科 4 属;灌木类 24 种,隶属 13 科 21 属。以玉兰园为中心划分的四个调查区域中,第一区为玉兰园至樱花园区域,共有地被植物 23 种,隶属 17 科,21 属,主要以草本类地被植物为主,如矮牵牛、地锦草等,同时还有铺地柏、小叶黄杨等灌木和常春藤等藤本植物。第二区为玉兰园与月季园之间的区域,共有地被植物 27 种,隶属 15 科,27 属。这些地被植物不仅丰富了蜀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种类,还在防止水土流失、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蜀山春晓” 是著名的 “合肥十景” 之一。蜀山森林公园四季风景如画,各有其独特之美。
春来鸟语花香,大蜀山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各种花卉竞相开放,樱花园里樱花如雪,粉白相间的花朵挂满枝头,微风拂过,花瓣飘落,仿佛下起了一场花雨。月季园中的月季也不甘示弱,红的、粉的、黄的、白的,色彩斑斓,争奇斗艳。山间的野花也纷纷绽放,点缀在草丛中,如繁星般闪烁。此时的蜀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夏日绿荫蔽日,蜀山森林公园成为了人们避暑的好去处。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为人们遮挡了炎炎烈日。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感受着凉爽的微风,听着蝉鸣鸟叫,让人心情格外舒畅。此时,西扩景区的五彩林也别有一番风味,各种树木的叶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秋至落叶婆娑,蜀山换上了一身五彩斑斓的秋装。落叶树种的叶子渐渐变黄、变红,然后飘落下来,铺满了山间小道。此时的蜀山,仿佛是一位画家笔下的油画,色彩浓郁,富有层次感。银杏叶金黄灿烂,如同一把把小扇子,随风飘落;枫香叶火红夺目,如燃烧的火焰,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此外,山上的果实也成熟了,吸引着鸟儿前来觅食,为蜀山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冬有蜀山雪霁,风景如画。当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蜀山森林公园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山上的树木被白雪覆盖,仿佛一个个白色的雕塑,庄重而美丽。雪霁山庄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宁静祥和。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茫茫雪海,银装素裹,艳阳白雪,相映成辉。东眺合肥城区,恰如虚幻世界,琼楼玉宇;北望蜀山湖,又似白茫茫中晶莹剔透的一方明镜。古人熊敬有诗赞美说:“晓起俄惊霁景开,高山头白势崔巍,卷帘为爱琼瑶湿,一片寒光入座来。” 蜀山雪霁,不愧为庐阳八景之一。
火山机构遗址包括火山颈、火山锥、火山熔岩流等,是典型的火山山貌,遗迹保存完整。大蜀山作为大别山余脉,由火山喷发而成,其火山机构遗址丰富多样。火山颈位于山体中心,由橄榄辉绿岩组成,呈南北略长的近圆形,面积约 0.45 平方千米,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阶梯状山形。火山锥主要由橄榄玄武岩组成,成环状围绕在火山通道周围,标高 80 - 150 米,形成熔岩锥,平面上呈现东 — 西向椭圆环状。火山熔岩流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地表的岩浆沿斜坡向下流淌,冷却后形成的固体岩石,像一条瀑布从山顶泻下,被称为 “火山瀑”。这些火山遗迹见证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为游客们提供了独特的地质景观。
森林景观苍松脆竹,郁郁葱葱,群鸟相伴优游林间,草虫相约卿卿我我。蜀山森林公园植被极为丰富,漫山遍野苍松翠竹,郁郁苍苍。这里有马尾松、火炬松、元竹、石楠、龙柏、玉兰、雪松、冬青树等常绿树种,为蜀山增添了四季常青的底色。落叶树种主要包括麻砾、栓皮栋、黄檀、黄连木、山槐、枫香等,每至秋季,落叶纷飞,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地毯。灌木有柘树、紫薇、山胡椒等,它们或点缀在林间,或簇拥在路旁,为蜀山的生态画卷增添了细腻的笔触。蜀山森林公园的地被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共有 70 种 37 科 61 属,在防止水土流失、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于蜀山南边,占地面积庞大,建筑丰富,有皇家寺院风范,琉璃瓦墙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花雕饰更显奢侈。寺中有园,园中有寺,500 罗汉塑像不容错过。
开福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迄今已有 1400 余年历史。总建筑面积三万二千平方米,今华东单体最大的寺庙,被称为 “小故宫”,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规划中的开福寺,不仅要满足十方丛林之布局要求,而且要建成一个园林式寺院,园中有寺,寺中有园,处处亭、廊、小桥流水、飞瀑流泉、曲径通幽。新开福寺整体规划设计为明清故宫皇家园林风格为主的仿古建筑群,属典型的汉传佛教丛林寺院布局,前后共五进,依山就势,规模宏大,做到园中有寺,寺中有园,是南、北派完美结合的古建群落。
山门殿其实是 “三门殿” 的口误,为进入山门之后的第一重殿堂,左中右一大两小三扇门代表佛法的 “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开福寺山门殿为开放式殿堂,没有殿墙,殿内两侧分立护法金刚力士,高约五点三米,怒眼鼓鼻,体态健壮,威慑魔外。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中心建筑,也是全寺最高的建筑,开福寺大殿为三层歇山式屋顶,基座高十余米,殿高三十一点九米,建筑面积二千二百平方米,东西宽五十米,南北长四十二米,整体气势庄严恢弘,琉璃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吻兽飞脊布列有序,层迭的飞檐翘角,明艳的粱枋斗拱,全部采用和玺彩绘,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辅以团龙纹、宝珠纹、二龙戏珠图案,使得整个大殿在彩绘的映衬下更是金壁生辉、富丽堂皇。正门上方匾额书有 “万德庄严” 四字,一侧门匾额刻 “法轮常转”,一侧刻 “大圆满觉”,为著名书法家方绍武先生手书,两侧对联 “觉路满大千众生共赴超尘界,法门唯不二含识同游选佛场”,表露了大乘佛教普渡众生之深悲广愿。大雄宝殿天台基座正面是一组气韵生动、场景震撼的 “九龙灌沐释迦太子” 组合石雕,表现的是 “太子诞生,九龙灌沐” 的佛陀诞生故事。大雄宝殿内供奉 “华严三圣” 三尊金身塑像。中央是通高十五米的 “毗卢遮那佛”,端坐莲花之上,妙相庄严;左侧是 “大智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右侧是 “大行普贤菩萨”,手持莲花。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行持,二菩萨均足踏莲花呈自在像,象征行与证的统一,理与智的圆融。
地铁 2 号线大蜀山站出站即达。有梅花、樱花、紫叶李、玉兰花等,分布在街边及外围。
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的半边街,当三月的梅花与樱花撞见传统徽派建筑,美不胜收。半边街的南侧有几棵梅花树与幽静的亭台楼阁相伴,街上的青砖灰瓦的墙头与粉嫩的梅花遥相呼应,拍照很出片。其余的梅花分布在半边街的外围,以白梅为主。半边街上也有几棵玉兰树已经开花,洁白粉红,个头很高。还有几棵樱花树,外围还有大面积的紫叶李,花开的时候很密集。街上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文创、咖啡、小吃、甜品、各地餐饮美食等门店,既有文艺气又有传统的氛围感,是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省级名人园,1999 年建造而成。前身是苗圃地,保留许多树种,如银杏、龙柏香等。有江淮千秋柱纪念碑和 50 亩名人湖,湖中有小岛和木亭。
安徽名人园位于森林公园北面,紧邻安徽名人馆。名人园于 1999 年建成,是在苗圃地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主要树种有乌桕、银杏、枫香、龙柏香樟等。园内修建有千平方的广场,广场上树立一座高 19.99 米高的江淮千秋柱纪念碑,为迎接国庆 50 周年所建,柱体五面浮雕分别表现了农田、水利、畜牧、军事、文化等内容,造型简洁,风格粗犷,气势雄浑。50 亩的名人湖,湖中岛上建一座木亭,可以垂钓,游船。
环境优越,动物种类 100 多种,数量 2000 多只。有来自国内外的河马、黑猩猩、长颈鹿、大熊猫、东北虎、金钱豹等。园内有海狮表演场和互动活动。
合肥野生动物园位于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西南麓,距市中心约 15km,占地约 1530 亩,海拔 50m~90m。园内曲径通幽、草木茂盛,生活着 100 多种数千只野生动物。园内有百兽之王老虎、国宝大熊猫、调皮可爱小猴子、斑马、环尾狐猴、鹦鹉、大嘴鸟、大象、海狮、孔雀、日本猴、长颈鹿、白虎、花豹、小熊猫、袋鼠、细尾獴、火烈鸟、鹿、狼、黑熊、梅花鹿、鹈鹕、鹤、白天鹅、黑天鹅、羊驼、山羊、鸵鸟、瞪羚等动物。园内还有海狮表演馆和鸟类表演场等,动物展区、猴苑、百鸟园等都是最佳看点。此外,动物园新开节目有偿喂养长颈鹿,这群鹿成了动物园的 “人气之星”。园内还有爬行馆,门票需要单独购买,里面有各种蟒蛇,鳄鱼,蜥蜴,乌龟。
蜀山森林公园开放时间为全天,全年无休。并且门票免费,这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人们可以随时前往,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健身路线:大蜀山森林公园北入口或望江西路南入口 — 环山公路 — 山顶。这条路线非常适合喜欢健身的游客。从北入口或望江西路南入口进入后,沿着环山公路前行,一路上可以欣赏到蜀山的自然风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攀登的过程中,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到达山顶后,可以俯瞰整个合肥市的美景,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湿地观光路线:大蜀山森林公园西扩景区 — 沿滨水景观带 — 桃花岛 — 樱花路 — 枫林路 — 香樟路 — 玉兰路 — 祥云广场。这条路线则更适合喜欢欣赏湿地景观和花卉的游客。从西扩景区出发,沿着滨水景观带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欣赏着湿地的美景。接着来到桃花岛,在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一片粉色的海洋,美不胜收。樱花路、枫林路、香樟路、玉兰路沿途都有各种花卉和树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最后到达祥云广场,这里可以休息、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
夏季气温较高,最高气温基本在 38 左右,游客在游玩时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如携带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及时补充水分。山下和山顶都可以搭帐篷,山顶适合过夜体验,夜晚可以数星星看月亮,早上还能看日出,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山下草坪适合周末户外活动休息,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活动,享受悠闲的时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因大蜀山综合提升项目一期工程施工需要,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体景区会分区域分批次进行封闭施工,游客可按导览指示方向登山游览。同时,不建议游客夜间登山,以确保安全。在登山过程中,要注意遵守景区的规定,爱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和景观。森林防火期请勿携带火种进山,景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蜀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 95%,在生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周边的紫蓬山、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共同构筑起合肥市西部的绿色生态屏障。这里丰富的植被如同大自然的空气净化器,大量吸收有害气体,释放出充足的氧气,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蜀山森林公园充分发挥了城市 “绿肺” 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蜀山森林公园拥有安徽名人园、开福寺等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省会合肥的大地上。“登蜀峰远眺,揽庐州于怀” 成为合肥城市又一大特色。安徽名人园作为省级名人园,前身是苗圃地,保留了许多如银杏、龙柏香等树种,1999 年建造而成。园内有江淮千秋柱纪念碑和 50 亩名人湖,湖中有小岛和木亭,是人们了解安徽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开福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历经千年沧桑变迁,在耄耋之年的安徽省佛协会长、明教寺方丈妙安大和尚的努力下得以重建。开福寺以宏大的建筑规模、精美的佛像雕塑、精堪的佛教壁画及建筑彩绘、浓厚的宗教氛围、闲雅的园林艺术、完备的教学设施,成为皖中首刹,是安徽省佛教寺院形像代表和弘法中心,是领导大众熏修的十方道场。开福寺的重建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为合肥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蜀山森林公园年均游客量 500 万人次,是合肥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健身锻炼、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这里有国家森林公园,火山机构遗址包括火山颈、火山锥、火山熔岩流等,是典型的火山山貌,遗迹保存完整,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地质景观。森林景观苍松脆竹,郁郁葱葱,群鸟相伴优游林间,草虫相约卿卿我我,植被极为丰富。还有开福寺,其皇家寺院风范,琉璃瓦墙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花雕饰更显奢侈,寺中有园,园中有寺,500 罗汉塑像不容错过。半边街地铁 2 号线大蜀山站出站即达,有梅花、樱花、紫叶李、玉兰花等,分布在街边及外围,是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安徽名人园省级名人园,文化意义颇深,有江淮千秋柱纪念碑和名人湖,可垂钓、游船。合肥野生动物园环境优越,动物种类 100 多种,数量 2000 多只,有海狮表演场和互动活动。蜀山森林公园开放时间为全天,全年无休,门票免费,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游玩路线丰富多样,有健身路线和湿地观光路线可供选择。同时,游客在游玩时也需要注意夏季防暑降温、遵守景区规定等事项。蜀山森林公园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成为合肥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